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药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90名患者分为杓型组、非杓型A组和非杓型B组,杓型组30例,早晨600-800服用降压药物,非杓型A组30例,早晨600-800服降压药,B组晚1800-2000服降压药,观察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杓型组24hSBP、24hDBP和dSBP、dDBP均下降,P<0.05,nSBP、nDBP下降不明显,P>0.05。2、非杓型A、B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无明显差异,P>0.05,nS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上服药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53.3%,与晨起服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晚间服用降压药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纠正非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的98例凝血检验项目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环境下等因素下,探讨对PT、APTT、TT及FIB的影响。结果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TT及FIB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PT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离心时间对PT及APTT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TT及FIB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溶血环境对PT、APTT、TT及FIB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凝血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需缩短标本放置时间,严格控制血浆离心时间及转速,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过敏患者,并发血管硬化,并发肾炎患者,并发水肿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困难主要为预防感染、活动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解决问题,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以减少碘131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给药方法,从而分析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给药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采用小剂量给药方法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肠炎俗称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感染对象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经皮给药治疗腹泻主要通过经皮离子电渗的原理使中药的有效成分经过患儿皮肤渗入机体发挥作用,以减少肠腔内的渗透活性物质,促进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开出的2340份含抗菌药物的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获取患者用药情况,分析其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340份处方中,624的药方中使用了大环内酯类药物、585使用氨基糖苷类、417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71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率达到85.04%(1990/2340)。通过分析药物的PK/PD、PAE的不同,评估出最佳的给药时间。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药物的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降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