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本研究纳入的分析对象均选取于我院收治的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共计16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所有的患者均接受早期开放复位,内固定采用钢板,且实施早期功能锻炼。Muller分类C型骨折是所有患者的骨折类型。对患者进行治疗后,6个月开展随访,随访时间为3年。结果:所有患者接受随访后,术后效果优的患者有9例,占比(56.25%);术后效果良好的患者有4例,占比(25.0%);术后效果一般的患者有2例,占比(12.5%);术后效果差的患者有1例,占比(6.25%);优良率为(81.25%)。结论:针对成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想要提高治疗效果,需要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同时使用关节内解剖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B超定位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拟择期进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8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浓度的罗哌卡因和盲探法对患儿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在B超定位下实施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指标、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镇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臂丛神经阻滞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麻醉后不良反应率(2.4%)较对照组(23.8%)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于小儿上肢手术中在B超定位下实施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缩短患者镇痛起效时间,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不造成影响,有助于缩短患者运动恢复时间,降低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时段内收治的 66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 n=33 )和治疗组( n=33 )。对照组仅为康复疗法,治疗组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对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Lysholm 评分及 VAS 评分。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1.82% ,治疗组为 96.97%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治疗组 Lysholm 评分及 VA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膝关节关骨性关节炎,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既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改善 Lysholm 评分及 VAS 评分,应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将耳穴压豆法结合穴位按摩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干预方式,就其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所产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按照手术先后顺序编号,并按照奇偶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护理为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耳穴压豆法以及穴位按摩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占据显著优势;且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在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耳穴压豆法结合穴位按摩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干预方式,可有效推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可为术后患者的胃肠护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但组间对比结果表示,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