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集束化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1例穿刺点出血,并未有患者发生PICC置管相关感染,对照组4例发生感染,1例静脉炎,1例穿刺点出血,组间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中1例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对照组中7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组间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PICC置管多应用在肿瘤等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中,在此期间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技术对并发症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共计40例,根据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儿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意义。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封堵成功率均为100%,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护理技术针对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保证整体手术目标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生命质量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经皮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01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分析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拔除的导管全部行导管尖端培养,在301例患者中阳性53例,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例(9.6%);导管细菌定植24例(8%)。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77.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分别占34%和30.2%。3.慢性肾脏病5期的导管感染率高于非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P=0.002);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4.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P=0.026)。5.在置管前或带管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较低(P=0.001)。6.患者置管前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无关(P>0.05)。结论导管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与患者置管前营养状态无关;适当使用抗生素及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及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4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外周插管的PICC异位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8例经外周插管的PICC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观察88例患者的PICC异位发生情况,总结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88例患者中共有7例出现PICC异位,发生率为7.95%;置管途径为有2例为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1例为右侧肘正中静脉置管,1例为右侧头静脉穿刺置管,1例左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1例左侧肘正中静脉置管,1例左侧头静脉穿刺置管;异位部位为2例导管头端于颈内静脉异位,2例导管不能在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前行异位,2例导管于右心房异位,1例导管中段经由锁骨下静脉折返异位。 结论 PICC异位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有利于预防该现象发生,提升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放疗患者中中长导管静脉输液多维度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