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动态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结果,观察比较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金额情况、麻醉药物动态使用量情况及金额、麻醉药物DDDS及DUI值。结果2015年麻醉药物使用金额及构成比与2016年相比差异显著(P<0.05)。麻醉药物使用数量前三的是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2015年-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物DDDS前三麻醉药物为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结论住院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院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不断加强药物监管,提高麻醉药物使用的精准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眼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眼科住院病人100名。根据科室的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在对眼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的研究基础上,对引发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微观的分析。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得出以下引发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低的原因如下(1)护士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不足。(2)临床护士主动服务意思不强,主动深入病房接触病人不够。(3)没有考虑到病人的收入,学历情况对其满意态度的影响。结论为了提高病人对眼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采取以下策略(1)通过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2)对眼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疾病所产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和安全感。(3)应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满足不同需求层次人群的健康要求。(4)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应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简介:摘要目的对53例住院儿童的麻疹进行临床分析,进而总结患儿麻疹的诊治经验。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的4月份中全县麻疹病例中随机选取53例住院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5月龄-1岁发病34例;2岁-11岁发病17例;22、26岁各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11-2013年,2014年只报告1例。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儿童麻疹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月龄-11岁,占据了同期住院的麻疹患者中的96.23%。其中2岁-11岁发病病例占32.07%(17/53);12个月龄内大的婴儿占64.15%(34/53),主要集中在7~8个月龄。患儿中接种麻疹疫苗的适龄接种儿童病例有46例,占86.79%(46/53),其中属于常住人口的病例有83.18%(44/53),属于流动人口的病例有3.77%(2/53)。而有明确麻疹接触史的患者有1.88%(1/53),在医院就诊反复确诊后发现为麻疹患者的病例有1.88%(1/53)。结论通过病例分析,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从而继续推广此预防措施建议提高麻疹疫苗8月龄及时接种率及18月龄加强免疫接种率,加强对于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工作,可以适当提前流动人口中婴儿的麻疹免疫接种的年龄。
简介:摘要瘢痕子宫形成的常见原因有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其中以剖宫产术最为常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建议剖宫产术后2年再怀孕,但并不是距前次手术的时间越长越安全,而与前次手术伤口愈合情况及剖宫产术式有关,已证实术后2~3年肌肉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子宫瘢痕肌肉化的程度会越来越差,并且逐渐退化,瘢痕组织明显失去原器官结构,失去弹性。故从产科观点,再孕时间并不是术后越长越好,而是以剖宫产术后2~3年为宜。临床上的某些因素,如切口位置、缝合技术、感染、出血等均可使切口处结缔组织增生,影响正常愈合,威胁再次妊娠。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患者再孕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剖宫产再孕孕妇50例,根据孕妇实际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阴道试产,观察组26例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孕妇相关情况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再孕后再次展开剖宫产术可导致孕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大大提高,在其分娩过程中应对再次剖宫产指征予以严格控制,在行再次剖宫产时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