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一种亚型。其发病年龄也相对年轻,即使肿瘤较小,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也较大,容易发生内脏转移。即便如此,大多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还是能够治愈,只有少部分患者发生远处转移。那么如何筛选出容易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呢?新辅助治疗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通过新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是否能够达到pCR,就能够鉴别出那些容易复发、转移的患者。本期讲座中,刘强教授分析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结合ECOG1199、GBG69、ETNA、GeparSixto、CALGB40603、I-SPY2和CBCSG006等研究,介绍了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新模式,探讨了新辅助化疗的优化方案以及新辅助靶向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为提高我国胰腺癌的总体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指南。本指南基于GRADE系统,针对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指征、方案选择、疗效评估及其相关病理学诊断、手术策略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对现有临床研究的证据等级量化评估并提出推荐意见,以指导并促进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本指南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的重要地位,体现了胰腺癌治疗理念的转变。新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部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仍需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提升证据等级,完善临床实践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睑板夹辅助杆在睑板腺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9年1月至12月安阳市眼科医院行睑板腺囊肿切除术80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术中使用作者设计的睑板夹辅助杆帮助固定睑板腺夹;B组40例,术中单纯使用睑板腺夹。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手术耗时(10.1±1.1)min,少于B组的(12.6±1.2)min(t=9.42,P<0.05)。术后1周治愈率两组均为100%,术后3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者。结论睑板夹辅助杆用于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全世界男性发病率第二位的肿瘤,其中高危和局部进展期肿瘤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辅助治疗在越来越多实体瘤中成功应用,其在前列腺肿瘤中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其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降低切缘阳性率有效,但无法改善患者远期生存。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可能延长高危局部进展期患者的无生化复发时间,但患者能否最终取得生存获益仍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阐明。此外,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问世、液态活检的开展,将为前列腺肿瘤的精准化、个体化新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nCRT)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两种模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病理证实为距离肛缘12 cm以内的直肠腺癌;(2)经磁共振(MRI)或直肠腔内超声诊断为cT3~4N0或cT1~4N1~2者;(3)经肠镜证实为直肠单发肿瘤;(4)能够耐受放化疗;(5)既往无其他肿瘤史。排除标准:既往接受过直肠癌根治手术,此次为局部复发者;(2)不能完整完成nCRT疗程者;(3)远处转移者;(4)临床病理资料不完善者。按照上述标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34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82例,女性52例,男女比例为1.58∶1.00,年龄26~81(59.6±11.2)岁。根据患者接受的辅助治疗方案(2017年12月前为nCRT治疗,2018年1月后为接受TNT治疗),将患者分为nCRT组(55例)和TNT组(7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放疗剂量为50.4 Gy/28 f。nCRT组放疗期间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放疗结束休息6~8周后行手术治疗。TNT组于放疗前给予Cape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诱导化疗1个周期后开始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结束后2周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新辅助治疗疗效、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围手术期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nCRT疗程。nCRT组和TN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性粒细胞减少[7.3%(4/55)比10.1%(8/79)]、贫血[3.6%(2/55)比3.8%(3/79)]、血小板减少[5.5%(3/55)比7.6%(6/79)]、胃肠功能紊乱[3.6%(2/55)比6.3%(5/79)]和放射性肠炎[9.1%(5/55)比8.9%(7/79)]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0例患者完成TME手术,nCRT组54例,TNT组76例。相比nCRT组,TNT组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6%(25/76)比13.0%(7/54),χ2=9.382,P=0.009],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的手术远切缘和环周切缘均阴性。nCRT组pCR为7.4%(4/54),TNT组为22.4%(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22)。两组术后病理分期、神经侵犯和脉管癌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中,TNT在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pCR率高于nCRT。
简介: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集知识性、操作性、实用性为一体,传统课堂采用集体授课无法兼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文章总结分析了我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评价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自建库至2021年5月公开发表的TN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比标准治疗方案即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TME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两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R0根治性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率、T分期降期率、≥3级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腹泻、放射性皮炎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计2 4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NT组的总生存期(HR=0.80,95%CI:0.65~0.97,P=0.03)和病理完全缓解率(RR=1.73,95%CI:1.44~2.08,P<0.01)均优于n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无病生存期(HR=0.86,95%CI:0.71~1.05,P=0.14)、R0根治性切除率(RR=1.02,95%CI:0.99~1.06,P=0.17)和T分期降期率(RR=1.04,95%CI:0.89~1.22,P=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两组间≥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9,95%CI:0.70~1.70,P=0.70)和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RR=1.07,95%CI:0.97~1.18,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中,TNT相比于nCRT可以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TNT可能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支架辅助分为支架组41例、非支架组35例。支架组根据患者载瘤动脉直径选择相应尺寸的Solitaire AB支架或LVIS支架,非支架组使用单导管、双导管或球囊辅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出血并发症、症状性血管痉挛、病死率和临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组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7/41),高于非支架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支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9/41),明显高于非支架组的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结论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瘤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需要谨慎。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三维成像与二维影像在小儿肝母细胞瘤术前手术规划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母细胞瘤手术的25例患儿,每个患儿术前均由术者团队先通过观察二维CT影像制定手术切除方案。再对同一患儿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三维成像,进行深度分析及对手术规划方案进行重新修订。结果所有患儿均按照三维辅助手术规划方式成功切除肿瘤,达到R0切除,所有患儿随访均获得良好预后。10例患儿因三维重建图像评估后发现肿瘤与血管三维关系、血管变异或残肝体积与原手术方案之间的差异最终修改了手术方案,占原手术方案的40%。结论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三维成像对小儿肝母细胞瘤术前手术规划效果优于二维影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随访平台在老年胃癌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云随访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持续干预12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Herth希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韧性量表(RS-14)测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总体健康状况得分(87.35±15.84)分,Herth希望量表总分(44.93±4.19)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31.37±2.80)分,韧性量表RS-14得分(69.06±8.4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随访平台有助于提升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和韧性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例骨科机器人辅助下骨盆骨折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2~9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机器人辅助下骨盆骨折手术10例。术前访视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测试手术仪器,准备手术器械;术中有效管理手术间,正确摆放手术体位和手术仪器,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执行安全核对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紧跟医生操作;术后妥善处理手术仪器和器械,总结每台手术所需的手术物品,体位摆放要点,回访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与手术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总结出适合该手术所需的专科器械和体位摆放方式。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详细的术前准备,专业的术中配合,妥善的术后处理是保障手术成功和提高手术护理配合效率的重要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焦作市中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与溶栓组,每组43例。溶栓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针灸组在溶栓组基础上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凝血纤溶情况[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脑血管储备功能(CVR)、脑血管搏动指数(P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溶栓组(74.42%,32/43),P<0.05。治疗后,针灸组NIHSS、ADL、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溶栓组,BI评分高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针灸组FBG和D-D低于溶栓组,PT和APTT长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针灸组CVR高于溶栓组,PI低于溶栓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临床症状和大脑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