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8例采用PICC化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128例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120例,成功率94%,至化疗疗程结束发生静脉炎4例,发生率为3.1%。结论采用PICC化疗,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外静脉的刺激及预防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损伤。

  • 标签: PICC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5-HT是一类重要的神经递质和信号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均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与5-HT相关的疾病,以及对5-HT作为相关疾病治疗新靶点的展望。

  • 标签: 5-HT 5-HT受体 最新进展 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elin对高血压患者阻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24月龄50-60kg哥根廷小型猪200头,全部个体先行测量血压3次后求平均值,全部摘除心脏并连接体外循环机,后参照手术前每个个体的参数设置体外循环机参数,一组小猪每日注射apelin溶液,一组小猪不注射apelin溶液,半月后再测量血压参数3次并求平均值,之后通过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注射apelin组小猪舒张压低于未注射apelin组小猪。结论apelin可使机体外阻力降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各种原因,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方法从回血堵管、冲管封管不规范、封管夹的位置过远、留置针延长管打折、留置针导管打折、压力过低、静脉痉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护士应熟悉导致留置针堵管的多种原因及有效维护方法。结果通过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的分析,指导护士有效维护静脉留置针,延长置管时间。结论有效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及家属恐惧心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治疗的需要。

  • 标签: 小儿 留置针 堵管原因 对策
  • 简介: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疾病的复杂化,需要静脉注射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加。如何给老年患者成功进行静脉穿刺,避免及减少穿刺中的常见问题,减轻老年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现就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及技巧和静脉的维护综述如下。

  • 标签: 外周静脉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术 静脉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时段内新生儿共 130 例,纳入 A 组( 65 例)和 B 组( 65 例) 。 A 组使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B 组使用动脉采血,比较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A 组新生儿比较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 84.62% , B 组为 96.92%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新生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62% , A 组为 18.46%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新生儿群体,动脉采血可显著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还可预防或降低采血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外周动脉采血 新生儿 一次性采血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急诊科3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留置针组150例和头皮针组150例,观察外渗发生率以及反复穿刺率。结果静脉留置针组反复穿刺率及外渗率均低于头皮针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可减低反复穿刺和液体外渗,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急救效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急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恶性神经鞘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1年,加重7天”入院,彩超显示前列腺右侧份约8.9*6.0的低回声团,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前列腺癌。予全身麻醉下行经耻骨上经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观察本例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完整剥离包块,术后恢复良好,3拔除尿管,术后病理会诊结论前列腺恶性神经鞘膜瘤;随访6月,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 标签: 前列腺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临床特征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对NICU的足月儿和早产儿患儿静脉留置效果分析,观察2组患儿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NICU患儿静脉留置时间过短,尤其是早产儿。静脉留置时间不受穿刺部位的影响,结论NICU患儿不适合采用静脉留置,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用最合适的输液途径。

  • 标签: NICU 外周静脉 留置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疾病,常规化疗疗效不佳,复发或进展(R/R)率高。近年来,新药治疗R/R PTCL取得了良好进展。单克隆抗体、表观遗传调控药物、信号通路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单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疗效,总体反应率(ORR)可达20%~30%,在某些亚型中甚至更高。不同作用机制新药的联合进一步提高了单药疗效,例如罗米地辛联合5-氮杂胞苷、罗米地辛联合普拉曲沙等。未来期待更好的药物组合方式以及新药和传统化疗的联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笔者就PTCL的新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从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新生儿中心静脉时的最高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共72例开展PICC置管的患儿,由静脉不同位置为新生儿置入PICC导管临床病例进行观察,经分析新生儿体重、PICC置入后的使用情况及其导管尖端位置与出现静脉炎的关系。[结果]:使用PICC的新生儿中,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占80.0%;贵要静脉在置管静脉中达到65.33%;经贵要静脉置入的PICC导管更加容易实现预测长度,其尖端更易于抵达上腔静脉;尖端抵达上腔静脉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较长,且出现静脉炎几率较低。[结论]对NICU中的危重新生儿和早产新生儿而言,PICC是输注治疗用药以及进行肠道外营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置管是否高效、使用与维护是否正确影响着导管的实际使用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几率。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新生儿 置管长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本文将从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固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现状,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敷料 固定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分娩且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的股静脉刺穿法来采血,观察组通过静脉采血法来采血。围绕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采血时,通过动脉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同时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外周动脉采血 新生儿护理 一次采血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循证护理预防血液病经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持续渗血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0例,实验组患者20例。其中我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延续性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一般延续性护理方法,再在该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方法,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持续渗血情况。结果:我院对两组患者的循证护理预防后经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持续渗血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验组患者置管后渗血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通过循证护理预防,经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有效减少渗血情况发生,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预防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持续渗血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外周血管采血方法进行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入院的142名新生儿被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其中,治疗组新生儿采用动脉采血法,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的静脉采血法,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采集血液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液采集副反应明显减少, P<0.05;结论:采用动脉采血,一次采集的成功率高,对新生儿疼痛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周动脉 新生儿 采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在行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通过减轻焦虑、增强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体验和增强心理健康,患者会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支持,最终导致整体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参考。

  • 标签: 外周介入手术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