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以热点词汇厕所文化为主题进行论述及实践探究,重点说明注重高校厕所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剖析在高校厕所文化中的普遍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校厕所文化。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发病初期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与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的关系即N20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搜集50例病程<30天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采用相应的内科基础疾病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并分别于康复治疗前监测其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经治疗3周后再次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结果(1)治疗前后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2)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与治疗前后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早期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越长,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越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植入儿童在纯音、音节、声调任务诱发下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波形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CI手术及随访调试的46例患儿参与研究,其中男17例、女29例,年龄19~103月龄。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三组(纯音组17例、音节组13例、声调组16例),分别以纯音(1 000、2 000 Hz)、音节(/ba/、/pa/)和声调(/ba1/、/ba4/)作为刺激声进行声场下CAEP测试。分析不同听觉任务难度下CAEP的P1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MMN)的引出率、潜伏期及波幅,并探索CI儿童听觉任务难度、受试者CI使用时长、重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时长、CI植入术前助听器佩戴史、术前残余听力与P1和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纯音、音节、声调组P1引出率分别为100%(17/17)、100%(13/13)和75.0%(12/16),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214,P=0.016),其中纯音组与声调组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36,P=0.028),纯音组与音节组、音节组与声调组P1引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纯音、音节、声调组MMN引出率分别为94.1%(16/17)、84.6%(11/13)和62.5%(10/16),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66,P=0.066)。不同听觉任务难度的三组间P1及MMN的潜伏期与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1潜伏期与听觉任务难度、术前残余听力正相关,与CI使用时长、CI植入前助听器佩戴史负相关。MMN潜伏期与听觉任务难度正相关,与CI使用时长负相关。结论纯音听觉任务下CAEP的P1引出率高于声调听觉任务。听觉任务难度、CI使用时长、CI植入前助听器佩戴史、术前残余听力对P1潜伏期有显著影响;听觉任务难度、CI使用时长对MMN潜伏期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是否可用于肯尼迪病(KD)脑干受累评估。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KD患者20例(KD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三种类型VEMPs,包括胸锁乳突肌(SCMM)记录的 c-VEMP,参数p13、n23;咬肌记录的m-VEMP,参数p11;下斜肌记录的o-VEMP,参数n10、p15;记录各波的潜伏期,c-VEMP波间期、两侧差,校正波幅及波幅非对称比;同时行双侧SCMM针极肌电图检测;并使用脊髓和球部肌肉萎缩功能评定量表(SBMAFRS)评估。结果KD组患者c-VEMP的p13潜伏期[(15.5±1.4)ms]和n23潜伏期[(25.5±1.4)ms]均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13.3±0.9)ms,(22.5±1.0)ms](均P<0.05);双侧P13差值[(2.3±0.6)m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患者c-、m-、o-VEMP的异常率分别为75%(15/20),30%(6/20),20%(4/20)。KD患者c-VEMP潜伏期与病程呈正相关(左:r=0.715、0.695,右:r=0.708、0.715,均P<0.05);与SBMAFRS评分呈负相关(左:r=-0.701,-0.694,右:r=-0.644,-0.685,均P<0.05)。KD组SCMM针极肌电图的异常率:安静状态下出现自发电位者15%(3/20)、大力收缩募集单纯相者45%(9/20)。结论c-VEMP的潜伏期是检测KD球部功能受累的敏感工具,损伤程度随病程延长而加重。o-VEMP和m-VEMP的损伤表明部分KD患者出现上脑干受累。
简介: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40例经临床症状、体征定位于脑干髓内并经头部MRI检查明确诊断的脑干梗死患者(脑桥梗死31例、中脑梗死4例和延髓梗死5例),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各成分的平均潜伏期;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4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各成分平均潜伏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脑桥梗死患者R.波恢复正常,临床基本痊愈。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脑梗死及脑桥梗死患者各有2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瞬目反射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功能的变化,与临床表现具有一致性。但在发病15d内大部分病例的电生理活动不能恢复正常。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特点,评价其对于脑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对58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和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检测发病后不同时期(1~12d)SE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改变,结合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Barthel指数、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以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25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发病后4d内各型脑卒中患者的SEP—P15、N20、P25和P40峰潜伏期较正常对照显著延长(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d内SEP异常率高于发病后5~12d测定结果。发病后4d内,幕下脑出血和后循环脑梗死患者SEP—N20峰潜伏期与其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SEP—N20峰潜伏期与其血清NSE水平和CSS评分呈正相关(P〈0.01)。各型脑卒中患者SEP—N20峰潜伏期与其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SEP—N20峰潜伏期异常反映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脑损伤和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并可作为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昏迷程度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波反应阈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纳的32例(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32例(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结果:正常组V波反应阈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阈,观察组主观听阈与检测听阈相同25例,其中听力正常6例(20.2%),听力下降19例(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5例(15.6%)。结论: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
简介: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颈动脉阻断后脑灌注状态的经验,探讨术中转流指征。方法对23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人行术中SEP监测,采用胫后神经刺激,记录双侧皮质SEP。将P40波幅下降50%作为脑缺血的预警信号,潜伏期延长3ms作为参考。结果P40分为Ⅰ型(波形无变化)142例,Ⅱ型(波形变化但逐渐恢复)81例,Ⅲ型(波形变化且无恢复)11例,Ⅳ型(波形扁平且无恢复)3例,Ⅴ型(波形消失)0例。对9例波幅下降〉50%且升高血压后无恢复的Ⅱ型病人及14例Ⅲ、Ⅳ型病人行转流。本组术后均未出现脑缺血性并发症。结论SEP监测十分敏感,可提示颈动脉阻断后的脑灌注状态.了解是否需行转流。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的理想手段。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 波反应阈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接纳的 32例( 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 32例( 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 结果: 正常组 V波反应 阈 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 阈 ,观察组主观听 阈 与检测听 阈 相同 25例,其中听力正常 6例( 20.2%),听力下降 19例( 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 5例( 15.6%)。 结论: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眼位状态下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波形特征,探讨oVEMP检测的适宜眼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行oVEMP检查的15例(30耳)眩晕患者(患者组),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1±13)岁;另外选择22名(44耳)健康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名、女12名,平均年龄(23±5)岁。全部受试者分别采取正中向上30°凝视(中上位)、右上45°凝视(右上位)以及左上45°凝视(左上位)三种眼位进行oVEMP检测,分别记录三种眼位oVEMP的引出率、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间期、N1-P1幅值以及耳间幅值不对称比,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内、患者组内以及总体受试者三种眼位oVEMP的引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间期、N1-P1幅值、耳间幅值不对称比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上位、右上位以及左上位均可作为临床oVEMP检测的眼位,其引出率和波形特征不存在差别,当其中一种眼位凝视困难或不容易得到重合曲线时,可以采用另外两种眼位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