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3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雾化吸入,每次持续吸20min,2次/天。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接收诊治的56例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头针与体针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P<0.05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12例(42.9%),显著疗效9例(32.1%),有效6例(21.4%),无效1例(3.6%),对照组患者痊愈7例(25%),显著疗效10例(35.7%),有效7例(25%),无效4例(14.3%),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亚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进行头针与体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对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并配合止咳化痰、平喘、吸氧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结果对照组有7例无效,8例治愈,25例显效;而治疗组仅1例无效,有11例治愈,28例显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5%,两者比较P<0.05。结论痰热清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加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27例)用柳氮磺吡啶治疗3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晨僵时间、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晨僵时间、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增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PANSS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TES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BPR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在治疗后2周,痊愈有30例,明显进步有14例,进步有7例,无效有5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1.1%(51/56)。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为有嗜睡有11例,体质量增加有9例,乏力有12例,口干有7例。结论奥氮平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氟替卡松用于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未控制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未控制患者147例,并予不同剂量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每日1次,并于治疗后3月评估其FEV1,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3月,治疗组FEV1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其日、夜间症状评分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不同剂量氟替卡松组上述三指标两两比较,P均大于0.05。结论氟替卡松100μg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FEV1,并明显降低日、夜间哮喘症状。此外,加大氟替卡松剂量,并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压疮中的效果。方法应用Braden评分法对37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分,根据其分值及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周密的护理干预。结果37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均未发生压疮,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压疮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原始图像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5例临床疑似为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行CT灌注成像,观察CT平扫的表现及灌注原始图像的结果。测定相应位置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和平均通过时间。结果头部CT灌注成像的结果显示,共21例患者存在灌注异常区,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率为84%(21/25),远高于常规脑CT的敏感率(P<0.05);CT灌注成像能够较好地展现患者头部病灶的出血量、脑血容量和血流通过时间。结论CT灌注原始成像能够将神经系统受损的相应脑组织局部灌注受损区域呈现出来,为医生在早期诊断梗死部位、区域及程度提供临床依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期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后续康复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64例脑损伤患者分为A、B两组,急性期,A组行常规内/外科治疗,B组同时还行康复治疗;恢复期和维持期康复治疗两组相同。分别在入选(M0)、入院(M1)、入院治疗3个月(M3)以及出院后3个月(M6)进行相关评定。结果M0时两组康复情况评分相似,但A组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长,并发症较B组多;M1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两组相似,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B组较A组明显(P〈0.05);M3及M6时,A组评分变化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但B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脑损伤患者急性期介入康复治疗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为后续康复治疗打基础,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6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其静点,每日一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及ET水平,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体检者1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组患者血浆NO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ET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阿魏酸钠可通过抑制ET的分泌,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水平测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34例住院患者,按照血气分析、胸片、症状等将其综合判断分为未缓解组4例和缓解组30例。另外,再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缓解组患者的血pH值、PaCO2、PaO2与急性发作期组相比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而未缓解组的血pH值、PaCO2、PaO2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30例缓解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急性发作期相比,VIIIC、VIIIAg、D-二聚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但是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34例急性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正常组相比,VIIIC、VIIIAg、D-二聚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高。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病人的D-二聚体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简便,能够正确地对体内有无形成肺小动脉血栓进行判定,可以将其作为判定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疗效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