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垂体腺瘤(TSH腺瘤)的临床特征,评价术前短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明确诊断的垂体TSH腺瘤患者共40例。采集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术前奥曲肽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男:女=24∶16), 发病年龄(30.5±5.1)岁, 大腺瘤35例(87.5%);最常见症状为甲状腺高代谢症候群,共32例(80.0%),其次是头疼、头晕,视力、视野受损和性腺功能减退。30例(75%)患者奥曲肽治疗3~5d甲状腺功能即恢复正常,总有效率90.0%;有效累计剂次超过10次的患者其治疗前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高于10次以下者。结论甲状腺高代谢症候群、垂体占位效应是垂体TSH腺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前奥曲肽治疗可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前FT4水平是影响奥曲肽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脑垂体腺瘤 奥曲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术中行VEP监测的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和1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VEP的记录导联包括O1-FZ、OZ-FZ及O2-FZ,其中31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复合麻醉组),另30例采用全静脉麻醉(静脉麻醉组),通过比较不同导联和不同麻醉方式对VEP的影响,确定术中VEP的主要观察指标。之后将其应用于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鼻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的10例合并视觉功能损伤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7 d对其行视力、视野检查,以判断术中观察指标与术后视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监测的N145-P100峰值差(N2波幅)在3个导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OZ-FZ导联上N75-P100峰值差(N1波幅)高于其他2个导联(P<0.05)。在OZ-FZ导联上,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N1和N2波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中在OZ-FZ导联上均可监测到VEP,引出率为100%;其中6例N1波幅值均较基线升高,术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术前改善;3例的N1波幅值发生先降低后升高的改变,其中2例术后视力和视野较术前无明显改变,1例较术前改善;1例N1波幅值较基线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和视野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发现垂体腺瘤患者术中通过在VEP的OZ-FZ导联上观察N1波幅的变化可预估其术后视觉功能的改变情况。

  • 标签: 诱发电位,视觉 麻醉,全身 垂体腺瘤 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术中行VEP监测的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和1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VEP的记录导联包括O1-FZ、OZ-FZ及O2-FZ,其中31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复合麻醉组),另30例采用全静脉麻醉(静脉麻醉组),通过比较不同导联和不同麻醉方式对VEP的影响,确定术中VEP的主要观察指标。之后将其应用于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鼻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的10例合并视觉功能损伤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7 d对其行视力、视野检查,以判断术中观察指标与术后视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监测的N145-P100峰值差(N2波幅)在3个导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OZ-FZ导联上N75-P100峰值差(N1波幅)高于其他2个导联(P<0.05)。在OZ-FZ导联上,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N1和N2波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中在OZ-FZ导联上均可监测到VEP,引出率为100%;其中6例N1波幅值均较基线升高,术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术前改善;3例的N1波幅值发生先降低后升高的改变,其中2例术后视力和视野较术前无明显改变,1例较术前改善;1例N1波幅值较基线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和视野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发现垂体腺瘤患者术中通过在VEP的OZ-FZ导联上观察N1波幅的变化可预估其术后视觉功能的改变情况。

  • 标签: 诱发电位,视觉 麻醉,全身 垂体腺瘤 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在脑垂体瘤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垂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4例垂体瘤患者中,垂体大腺瘤47例、微腺瘤患者17例;较大的垂体瘤影像学特征为T1W1呈等、稍低信号,T2W1呈等或稍高信号,同时存在侵犯周围组织现象;微腺瘤增强后表现为病灶呈明显低信号。结论:脑垂体瘤的诊断中采取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可明确瘤体大小、位置及侵犯程度,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垂体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微小垂体瘤。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检出垂体瘤,并可对其性质和临床治疗的反应及预后进行评估。不同的磁共振检查方法也会提高垂体瘤诊断率或对垂体瘤不同性质进行更好的评估,比如人工智能及影像组学方法可以探测肿瘤的软硬度,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肿瘤软硬度一致性具有相关性,磁化转移成像能够鉴别泌乳素瘤与无功能腺瘤,3.0 T较1.5 T磁共振对垂体瘤的检出率更高,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弹性成像可以确定垂体瘤软硬度,为手术提供重要的指标。同时,不同的检查技术也可以作为治疗方法效果的预测及疾病的预后。

  • 标签: 垂体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2019年1月~2020那边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中配合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其生命状况等,分析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结论:给予鼻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垂体瘤 鼻内镜 鼻蝶入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VISTA)序列辅助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2019年接收的44例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及3D VISTA扫描。结果 这些患者在接受动态增强扫描时发现病灶的有36例,比例为81%;完善3D VISTA序列扫描之后,显示病灶的患者有42例,比例为95%。结论 MRI动态增强并进行3D VISTA可以有效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测率,为了提高垂体瘤检测的准确率可以增扫3D VISTA辅助序列。这种方法具备一定推广意义。

  • 标签: [] 3D VISTA 垂体微腺瘤 MRI动态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仅使用垂体后叶注射液)和观察组(53例,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实验比较,两组治疗均有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有明显的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具有重要的药物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垂体瘤患者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80例。之后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另一组则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研究组,每组中各有患者40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负面情绪进行统计评估,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负面情绪的影响。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分析,研究组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垂体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垂体瘤 围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5T核磁共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7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实施CT检查和1.5T核磁共振检查,对不同方式检出率和影像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检出率上,1.5T核磁共振检查(68例97.14%)高于CT检查(53例7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53,p=0.000)。CT影像学表现主要有垂体出现不规则增大,病变组织有着较为均匀的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同时病变出现扩展能够累及海绵窦;1.5T核磁共振影像学上显示患者肿瘤位置都处于鞍区,平均肿瘤直径为(0.44±0.13)cm,肿瘤边界清晰且呈现出椭圆形或者圆形。50例患者在T1W1信号上为等、稍低信号,20例是高信号。在增强扫描后,12例患者病灶具有低信号特点,和正常垂体信号能够进行有效区分。

  • 标签: 1.5T核磁共振 CT检查 检出率 垂体微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08-2021.10期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26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有利于加快患者机体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 脑垂体瘤患者 围手术期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垂体后叶素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术大出血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瘢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术大出血病患4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用催产素。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针对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治疗后(123.47±9.65)g/L,比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蝶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院内的经蝶垂体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使用围术期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术期护理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蝶垂体瘤术后 脑脊液鼻漏 腰大池持续引流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颅颌面多发性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病例。患者女性,21岁,以面部不对称半年余入院,初步诊断为下颌骨囊肿,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枕骨、蝶骨、颞骨、下颌骨体部和髁状突多发性海绵样改变,于全身麻醉下行下颌骨病灶刮治术,术后病理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术后患者面型较前无明显变化,随访12个月影像学显示下颌骨病灶区较之前有新生骨质形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肉芽性多血管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血管,主动脉受累罕见。本例患者为52岁男性,临床表现为皮肤、肺、肾、周围神经、心脏、主动脉多系统受累,皮下病理提示坏死性、肉芽性炎症,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胞质型(cANCA)1∶80,诊断为肉芽性多血管炎,予甲泼尼龙1 g/d 静脉滴注3 d后改口服泼尼松60 mg/d,环磷酰胺 0.2 g 隔日1次静脉注射,7次血浆置换治疗后主动脉壁间血肿吸收,其他器官受累亦好转。肉芽性多血管炎累及主动脉罕见且危重,需早期识别和治疗。

  • 标签: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壁间血肿
  • 简介:摘要卵巢甲状腺(struma ovarii,SO)发病率较低,占卵巢畸胎瘤的5%~15%,巨大SO、胸腹腔积液伴糖抗原125升高者罕见,其诊断和治疗尚无完善的临床治疗指南。SO患者的MRI呈"黑珍珠"样表现,手术方式可选择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可确诊,预后大多良好。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假Meigs综合征 糖抗原125
  • 作者: 刘丹丹 王亚峰 郭明发 刘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16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小儿血液医学重点实验室 450018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小儿血液医学重点实验室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450018
  • 简介:摘要对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6月收治的l例以炎症性肠病(IBD)起病的慢性肉芽病(CGD)患儿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及预后进行整理,结合在中外数据库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以IBD起病的CG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患儿,1岁9个月,以反复腹泻、便血起病,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入院后查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阳性。基因结果提示CYBB基因发生突变,诊断为CGD,予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儿仍有间断腹泻、便血。CGD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抗感染治疗等。当IBD患儿出现除胃肠道症状外的并发症,常规IBD治疗效果欠佳,同时有疑似近亲结婚的父母或IBD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CGD。

  • 标签: 慢性肉芽肿病 炎症性肠病 儿童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之间的CT成像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成像特点。结果:在CT的成像特点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界、晕圈、分界、内部特征、钙化以及和腺体的关系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结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CT成像特点
  • 简介:摘要:国家电网正式提出“打造全业务泛在电力联网”的战略目标,其实质在于综合应用先进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技术等新兴技术,实现从能源生产、输送、调配、消费各环节中人与人乃至人与的信息互联共享,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由原先单一电能供应商向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角色转变。对于配电网而言,泛在电力联网建设将极大程度提升配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能力,保障分布式能源的友好接入,提高对新型负荷的弹性承载力,满足用户多样性用能需求,促进电网运营部门向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转型。 当前对于泛在电力联网建设、发展以及其与电网的融合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智能电网 物联网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