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共计 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29)和参照组( n=29),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半年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术后半年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 3个月,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9%,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7.59%,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 96.55%,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 68.97%,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 P< 0.05)。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在综合护理下的效果更为理想,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利用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重症医学信息平台,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获取重症患者医学信息的效率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期间,在某院区快速搭建并完善重症医学信息物联平台的实践。该平台实现了对多种重症医学装备的有效物联,具有信息集成全、搭建速度快、系统延展性好等特点,具备生命体征监测及生命支持、床旁治疗数据检索、远程诊疗和云共享等功能,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重症治疗的效果,降低与患者的接触频次,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快速建立重症诊治信息平台提供借鉴。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55-01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护理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37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护理干预),各组人数分别为17例和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感染几率结果以上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在以上观察指标上观察组要明显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加强术后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成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系统护理干预成效前言在垂直压力及其内外翻应力作用下导致的胫骨塌陷骨折或内外髁劈裂现象称之为胫骨平台骨折,通常伴随着腓总神经韧带损伤,进而对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及其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然而伴随的并发症几率较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指出必须加强术后护理,尤其是功能训练和健康指导,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我院在治疗实践中实施了系统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治疗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以37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包括了8例女性和9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1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2.1)岁,后者包括了7例女性和13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在1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8±5.2)岁,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包括了高空坠落跌伤及其交通事故,而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人数分别为15例和2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仅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2.方法对照组的17例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了麻醉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抗生素预防感染引流管护理和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而观察组的20例患者实施的是系统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因为疼痛产生焦虑紧张和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同时也会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否等,进而对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自然也将术后并发症几率增加,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针对该情况必须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使患者明确负面情绪对治疗的影响,进而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学会自我调整情绪,进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患者的心率脉搏和血压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异常并针对性处理三是预防感染,具体措施是术前清洁患者的皮肤,并将抗生素于术前20min和术中使用,重视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抵抗力的提升,避免泌尿道和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疼痛伤口渗血和体温情况密切观察,及时更换创面敷料四是预防并发症,除了加强患者的皮肤压疮护理之外,还要对患者的疼痛运动感觉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及其末梢血运进行观察,并且还要关注患者是否发生了深静脉栓塞和神经损伤,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五是加强功能训练,也就是术后第一天起进行功能训练,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也就是将患肢由.15°~0°抬到10°~30°,第二天则将角度提升10°~20°,同样第三天将同样的角度提升,以后每天以同样的的幅度提升,待屈膝角度达到90°~100°的情况下则开始进行膝关节活动[2]六是教育宣传,也就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和常识的指导,避免过早负重,保证功能锻炼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3.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二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在治疗有效率和术后感染率上观察组分别为90%(18/20)0(0/20),对照组则依次为70.59%(12/17)23.53%(4/17),可见两组患者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结论通过以上探讨,我们了解到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时候,除了将有效的手术治疗手段实施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系统性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生命体征监测感染预防并发症预防功能训练及其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实现患者治疗有效性的提升参考文献[1]杨晓芳.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1)792~793.[2]李海丹,罗宝凤,邹国耀.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44~45.[3]杨丽娜.医院手术感染的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42~143.
简介:摘要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总结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76例,术中选择合理手术入路,良好复位,修复胫骨平台关节面,进行可靠的固定,植骨,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4年,平均1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时间4~13个月,平均为7个月。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1,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条件评分,优53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0.8%。结果显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尽量恢复骨与关节的基本外形结构、轴线等,保证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2月~2010年7月收治的11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其中,男71例,女49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I型、3例,Ⅱ型35例,Ⅲ型30例,Ⅳ型22例,V型10例,Ⅵ型10例。除I型2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外,其余均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对术后疗效及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9~64个月),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2],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85.98%,术后发生明显并发症有6例(关节僵硬1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其中包含关节面重新出现塌陷2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十分有效的方法,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附属软组织结构、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