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生素加内服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法将42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青霉素400万单位(或氨苄青霉素2.0克)加入0.9%生理盐水100毫升一日二次静脉点滴,0.5%甲硝唑注射液100毫升一日一次静脉点滴。对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过敏患者予以头孢呋辛钠2.0克加入0.9%生理盐水100毫升一日二次静脉点滴;或克林霉素900毫克加庆大霉素(1.5毫克/公斤体重)8小时一次静脉点滴。每7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停用5天重复2个疗程。治疗组加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5%,且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加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显著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A、ds-DNA、DNP、ENA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ANA、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法;DNP抗体采用胶乳凝集法;ENA多肽抗体谱采用酶免斑点(条带)法。结果96例系统性红班狼疮患者中,ANA、ds-DNA、DNP、Sm、RNP、SS-A、SS-B和Scl-70阳性率分别为83.33%、62.50%、48.95%、36.45%、42.78%、53.12%、35.41%和4.16%;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ANA和DNP的阳性率分别为18.33%和8.33%;20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中,ANA和RNP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100%;12例PSS患者中,ANA、RNP和Scl-70的阳性率分别8.33%、8.33%和58.33%;19例SS患者中,ANA、RNP、SS-A和SS-B阳性率分别为15.78%、15.78%、68.42%和36.84%;4例PM/DM患者中Jo-1阳性率为25.00%。45例健康体验人群多种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ANA、ds-DNA、DNP、E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不同成分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含量及其对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献血的432例献血者的资料。采用免疫荧光法对不同年龄段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全血献血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全血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之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性疾病患者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它是血管性疾病的一个理想监测指标,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D-二聚体的含量较全血献血者显著减少,提示成分献血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5ml+尿激酶25万U,患肢股动脉内加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d。结果34例患者治疗后血流通畅16例次,部分再通,血流缓慢12例次,6例次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2.3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对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收治100例发生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为治疗组,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gM和CRP水平使用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的IgM和CRP值分别为0.43±0.19g/L、46.21±26.01mg/L,对照组的IgM和CRP值分别为0.20±0.06g/L、1.02±0.29mg/L;两组数值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IgM和CRP联合测定能够作为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CHF患者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42例CHF患者,重度组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48例CHF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BigET-1和NT-proBNP水平,并分析二者关系;彩色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左心室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血浆BigET-1与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0.58)fmol/ml比(1.08±0.35)fmol/ml,P<0.01,(2885.2±1299.2)fmol/ml比(1165.8±333.2)fmol/ml,P<0.01].重度组血浆BigET-1含量与LVEF、LVEDD、LVESD密切相关(r分别为-0.740、0.655和0.740,P均<0.01);NT-proBNP含量与LVEF、LVEDD、LEVSD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670、0.654、0.709,P均<0.01);血浆BigET-1与NT-proBNP也密切相关(r=0.752,P<0.01).结论BigET-1和NT-proBNP可能参与了心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快速检测BigET-1和NT-proBNP对CHF的实验室诊断、心功能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实施腔内引产过程中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选取2009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住院的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6例,应用羊膜腔穿刺利凡诺注射进行引产,在引产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66例胎儿均于术后48h内娩出,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其中39例患者因胎盘或胎膜娩出不全行清宫术,但未发生产褥感染。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和安危,终止妊娠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引产成功的重要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壁新膀胱穿刺造瘘在在治疗移位后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技巧。方法输尿管移植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可是在输尿管移植后,由于输尿管在膀胱内开口部位发生了变化,此时若发生了输尿管吻合口狭窄等病变,再想采用经尿道进行输尿管探查治疗,将会十分困难。仅仅寻找到输尿管开口都很困难,即使找到也常常插不进双J管,更谈不上进行输尿管镜探查和治疗了。特别是在进行了膀胱扩大输尿管移植、全膀胱全切可控膀胱术后更是如此。若再行开放手术,由于前次手术的范围比较广,局部粘连严重,手术操作十分困难,况且再次开放手术将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绝非最佳方案。为此,为这类病人寻找一条更有效的微创手术通路便显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7年2月-2012年8月采用经腹壁新膀胱穿刺造瘘建立通道对3例输尿管开口移位后输尿管疾病进行了输尿管镜治疗,其中膀胱扩大输尿管移植术后2例,可控膀胱输尿管移植术后1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迂曲受压变窄1例。术前均经超声、X线、MRU检查确诊。手术中首先充盈膀胱,然后采用超声定点,选择到达病变输尿管开口最直接的通路,注意避开腹膜使用引皮肾穿刺扩张套件进行新膀胱穿刺和扩张,留置18号薄皮鞘,建立操作通道,将输尿管镜放入膀胱,找到输尿管开口,观察双侧输尿管开口处形态和喷尿情况,确定病变侧输尿管,插入斑马导丝,沿导丝进入输尿管内进行探查,然后根椐病变情况进行相应处理。1例输尿管吻合口无狭窄,只是输尿管迂曲受压变窄,则放置一根Fer9双J管做为支撑;1例输尿管轻度狭窄,则使用输尿管镜进行扩张,然后放置一根Fer8双J管做为支撑;1例输尿管狭窄严重,输尿管镜不能直接进入,则采用电勾或钬激光进行输尿管狭窄段内切开,然后放置一根Fer9双J管做为支撑。术毕放造Fer14气囊导尿管一根做膀胱造瘘,术后持续导尿。结果3例手术均成功,平均用30mins(15-60mins)。术后次日拍KUB,了解输尿管支架管位置。1例尿管引流通畅可靠,术后3日拔除造瘘管;2例术后第七日拔除造瘘管,均待瘘口愈合后拔除尿管出院。其中两例置管已超过一年,采用本术式换管一次,目前3例均处于带管状态,超声复查输尿管、肾盂均无积水。结论经腹壁新膀胱穿刺造瘘为输尿管开口移位后的输尿管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手术通道,是采用输尿管镜治疗移植后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时的有宜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IgG)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查血清样本200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进行抗-HCV检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LISA检出阳性25例,阳性率为1.25%;CMIA检出49例,阳性率为2.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IA优于ELISA,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结果观察直观、快速、省时。CMIA适合于丙型肝炎的常规临床筛查应用,对保障临床输血和手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内服蒲皂愈炎汤配合盆腔灌肠方保留灌肠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湿热瘀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做出评价。得出结论中药综合干预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湿热瘀毒蕴结证)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未发现有明显的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急救和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急救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9例血压症状控制后出院,18例阴道分娩,41例剖宫产分娩。发生子痫抽搐2例,胎盘早剥5例,产后出血10例。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点监测,做好急救和患者用药期间的护理,及时掌握病情的进展情况,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