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角溃疡癌变患者的内窥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胃角溃疡癌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99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切片检查确诊46例胃角溃疡癌变患者的内窥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归类分析比较,从而总结胃角溃疡癌变的临床特点。结果对128例胃角溃疡患者进中有46例患者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5.9%。46例胃角溃疡癌变患者中,内窥镜检查结果为溃疡癌变形态不规则30例(65.2%),圆形或椭圆形16例(34.8%);底部平坦26例(56.5%),不平坦20例(43.5%);底部覆盖污移苔32例(69.6%);溃疡癌变直径在1.0cm内者6例(13.0%),1.0~2.0cm者22例(47.8%),大于2.0cm者18例(39.1%)。据均系用尿素酶试纸检测幽门螺杆菌(HP),其中阳性34例(73.9%),阴性12例(26.1%)。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为早期癌变20例(43.5%),侵袭肌层16例(34.8%),侵袭浆膜层10例(21.7%),粘液腺癌8例(17.4%),高-低分化腺癌38例(82.6%)。结论胃角溃疡发生癌变的概率较高,应及早多点甚至多次活检做病理检查,坚持定期随访,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探查确保尽早发现胃角溃疡癌变。
简介:摘要目的对日光性角化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日光性角化病病人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①临床特点55例患者中年龄<50岁9例,51~60岁3例,61~70岁12例,71~80岁21例,80~90岁10例,其中60岁以上病人占总病例数78.2%。发病部位在头面部44例,四肢、躯干部9例,手背部2例。皮损大多表现为红色或灰褐色丘疹或斑片,其上覆有鳞屑,呈干燥黏着状。②病理分析日光性角化病的组织学特征为角质形成细胞不典型增生,排列紊乱。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肥厚型25例、萎缩型16例、Bowen样型6例、苔藓样型4例、色素沉着型2例、棘层松解型2例。③临床诊断符合率55例病人中,与临床诊断符合的28例,误诊27例,误诊率为49.1%。结论日光性角化病好发于老年人,病理类型以肥厚型、萎缩型和Bowen样型为主。本病容易误诊,对可疑皮损应及时做病理活检,以免误诊、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透明粘膜吸套在食管病理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胃镜下发现的食管病变,随机采用常规方法与镜前端安装透明粘膜吸套法进行病理活检,分别记录每例活检所使用总时间、活检块数、平均每块活检所用时间、出血例数(采用了止血措施)、穿孔例数、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是否相符项目。结果218例使用透明帽组平均每例活检所使用总时间3.65分钟,平均每例活检块数2.77块,平均每块活检所用时间1.32分钟、出血例数2例、穿孔例数0例、临床诊断与病理相符190例,不符合28例。254例未使用透明帽组平均每例活检所使用总时间4.57分钟,平均每例活检块数2.68块,平均每块活检所用时间1.71分钟,出血例数2例,穿孔例数0例,临床诊断与病理相符202例,不符合52例。结论胃镜前端安装透明粘膜吸套对食管进行病理活检,具有活检时间较短,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在食管病理活检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微浸润(MI)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乳腺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DCIS-MI、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分级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IS-MI是否影响其淋巴结转移,比较DCIS手术方式、病理级别、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否影响其复发.结果(1)在131例DCIS的病理分级中,低级别60例(45.8%),中级别60例(45.8%),高级别11例(8.4%),各组DCIS-MI分别有12例、31例、8例,与病理分级之间具有相关性(r=0.375,P=0.000).(2)共计76例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3例转移;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5例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微浸润有关(P=0.015),与病理分级之间无相关性(r=0.154,P=0.107).(3)本组DCIS患者随访3月至6年,1例中风死亡,3例局部复发,无乳腺癌死亡.DCIS复发与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无关(P=0.359、1.000、1.000、0.260).结论DCIS病理分级高易发生DCIS-MI;DCIS-MI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药剂科的处方及其用药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探讨了处方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特殊联系。方法我们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原理及其方式,编写了问卷调查表,抽取了调查对象的一些样本,对其进行了用药基本情况的调查,并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在该医院治疗的患者中,平均药品支出费为142.21元,平均用药种类数为3.09种,患者自己清楚的用药正确率为68.56%,不合理的用药处方有7.08%。结论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药剂科的药物和处方使用基本合格,同时也存在医生和患者的沟通病情的时间不充足,从而引发一些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的比例很低,尤其在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时,没有照医嘱服用或者注意禁忌事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7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PTEN蛋白表达及部分病例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7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镜下观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拥挤且有些不规则,其所占比例超过间质。腺上皮细胞多具有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大、核浆比大,核变圆、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EIN病变中PTEN表达缺失占68.4%(39/57)。随访22例确诊为EIN的患者中8例发现伴发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上强调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更易于组织病理诊断标准趋向一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70例胃癌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经过临床胃镜诊断,胃癌分型为溃疡的患者在总体中所占据的比例明显的要高于隆起型与平坦型,该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胃镜检查,胃癌分期诊断结果为136例进展期胃癌,34例早期胃癌。通过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被误诊的共有24例,14.1%的误诊率,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胃癌患者,其诊断结果与经胃镜诊断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和外科病理应当互相协调进行,同时还应当在临床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及时、准确的使胃癌得以确诊。
简介:摘要笔者对100例骨肿瘤侵犯关节病例进行了x线病例分析。侵犯关节的骨肿瘤以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及转移瘤多见。良性骨肿瘤亦可跨越关节。肿瘤直接侵犯关节表现为肿瘤破坏骨性关节面,同时关节内有瘤块。肿瘤还可从关节边缘、关节囊韧带附着处、骨板壳破裂、关节内病理骨折处侵入关节,亦可发生肿瘤性滑膜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镁代谢紊乱的原因及机制。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并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临床肾病组(A组)、肾病初期组(B组)以及正常尿蛋白组(C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门诊的正常人4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测定并对比分析各组的尿镁及血清镁。结果B、C组的血镁水平降低,A组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B、D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A、B、C组的尿镁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B、D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血糖等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镁代谢紊乱的原因,而肾排泄镁量减少则是导致高血镁症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对卵巢畸胎瘤的少见类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1例少见类型卵巢畸胎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19例卵巢甲状腺肿、1例卵巢类癌、1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1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术后五年均无复发;14例未成熟性畸胎瘤中仅有5例患者术后5年存活,其余9例均在术后6月-2年复发死亡;15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中仅有6例术后5年存活,其余9例均在术后6月-3年复发死亡。结论加强对特殊类型畸胎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充分认识,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病理结果改进治疗对策,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患儿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99例PMD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家族史、肌酶、肌电图及肌肉病理学特点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结果(1)99例患儿起病年龄6个月至14.5岁(4.7±3.1)岁。11例有明确家族史(11%)。26例(26%)有误诊史。(2)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肌无力表现,66例肌肉萎缩和/或肥大(67%)。(3)所有患儿CK均明显升高,其中2岁~组51例,CK均值为99654-8876U/L,7-15岁组48例,均值为5110±4498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肌电图检查显示肌源性损害54例(82%);神经源性损害10例(15%)。(5)光镜显示同时存在肌纤维萎缩和肥大,可见透明变性、颗粒变性等。电镜显示肌纤维粗细不等,部分萎缩或肥大。肌细胞核内移,肌膜下肌丝轻度溶解消失,肌纤维内有肌溶灶散在,糖原颗粒及线粒体增加,肌浆网轻度增生并扩张,少数肌纤维坏死。结论双下肢无力仍然是发现PMD和就诊的主要原因,CK是诊断PMD的主要实验室依据。PMD肌电图早期以肌源性损害为主,晚期可合并神经源性损害。PMD误诊率高。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是PMD确诊的主要方法。
简介:摘要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是急性渐进性的,可并发肺水肿、肺萎陷、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后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早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合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特征可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且为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