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猝死及心脏复苏进行临床分析,为冠心病猝死的预防及心脏复苏抢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脏复苏成功组(32例)和猝死组(6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心脏复苏成功率、引起冠心病猝死的诱因、猝死的先兆表现。结果94例患者经心脏复苏抢救后,有32例为心脏复苏成功,心脏复苏成功率为34.0%;与心脏复苏成功组相比,猝死组患者的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因素的比率明显提高(p<0.05);与心脏复苏成功组相比,猝死组患者的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先兆表现比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猝死的诱因、患者的先兆表现与心脏复苏的成功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心脏是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保障供给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心包为一包裹心脏及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囊样结构。心包腔是指壁层心包与心脏表面的脏层心包之间的空隙。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润滑着心脏表面。外伤性心脏破裂或心包内血管损伤造成心包腔内血液积存称为血心包或心包填塞,是心脏创伤的急速致死原因。由于心包的弹力有限,急性心包积血达150ml即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进而导致心跳骤停。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观察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心内结构、血流、心功能及心包积液的变化。方法应用日立900超声诊断仪对4例心脏移植患者进行术后超声动态监测,常规测量各心室腔内径、室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瓣膜反流、心包积液及评估肺动脉收缩压。结果心脏移植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有着特征性的改变,心内结构、血流及心包积液的改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动态监测移植术后患者各项指标改变,指导临床积极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心脏病早期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甲亢心脏病的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治疗组初期甲亢心脏病100例。给予口服甲巯咪唑(MMI)30-45㎎/d45d。对照组缓解期甲亢心脏病100例。给予口服甲巯咪唑(MMI)5-10㎎/d45d。观察甲功、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改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甲功、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心脏病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逆转、修复损伤心肌组织,恢复心功能,改善甲亢心脏病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心脏复苏成功有重要影响相关因素,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徒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接下来进行恢复患者呼吸的工作.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或者向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检测判断患者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所呈现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抢救措施.如果属于心室颤动则立即对患者实施电除颤.通过静脉向患者注射急救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尼可刹米及利多卡因等.对患者头部实施物理降温,使用醒脑剂、激素等药物恢复患者的脑功能结果两组在抢救病人时使用的医疗设备以及各种先进的仪器方面;心跳停止至心跳开始复苏的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心脏骤停患者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随机选取5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病患,采取组织化学法、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ABC技术观察原发性心脏肿瘤病理学形态,然后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依据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进行结果分析,得出47例为良性肿瘤,其中都是心脏黏液瘤;3例为恶性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1例,平滑肌肉瘤2例。结论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主要以良性肿瘤心房黏液瘤为主,好发部位为心房,其它较少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类型和组织学形态都较复杂,且容易与继发性肿瘤相混淆。通过选用正确的影像学辅助检查以及完善的心脏外科手术、将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相结合,有利于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正确诊断以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