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我院药剂科于 2019年 1—9 月引入不同药学管理方法, 如精细化管理法、戴明循环(PDCA)管理法和品管圈管理法,比较引入管理 方法前后的管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2019 年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处方百 分比明显高于 2018 年, 门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明显低于 2018年,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 引入现代化药学管理方法后, 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92.1±2.4)分, 明显高于管理方法实施前的(88.1 ±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药剂科管理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精细化管理法、PDCA 管理法等可以提高医院药学的管理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抽取来我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把其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均有45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B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采集患者的相关资料,然后公正客观评估患者术后一周内的谵妄发生率,采用相关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谵妄得分以及患者术后一周的疼痛水平,了解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比B组患者更高,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实践发生率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全身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椎管内麻醉能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均分四组,每组患者比例20例。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75mg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和150mg阿司匹林治疗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的血小板聚集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研究组A、研究组B和研究组C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另外两组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在75-150mg最佳,可以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
简介:目的:使用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FODT-601,实时监测国内6个不同厂家尼莫地平片的溶出度曲线,以评价其工艺质量。方法:设定测定波长238nm、基准校正波长550nm、温度37℃、转速75r·min^-1、数据采集间隔时间30s、监测时间30min,以900mL醋酸盐缓,中液(pH4.5;含3%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出介质,桨法,用光程为2mm的光纤探头监测尼莫地平片的溶出曲线。结果:6个不同厂家尼莫地平片的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但各溶出曲线存在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准确、连续、定量地反映了药物的溶出过程,获得的数据信息更加完整、真实,可比较出不同厂家之间同种药品的溶出过程差异。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显示血管明显狭窄的患者61例分为2组。大剂量组,给予辛伐他汀每天40-60mg口服,小剂量组每天10—20mg口服。于用药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服药前对照。结果大剂量组32例,9例血管狭窄减少≥30%,20例减少10%-20%,3例减少不明显。小剂量组29例,7例血管狭窄减少10%-20%,12例减少〈10%,10例减少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7,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下降水平:大剂量组为55%,小剂量组为38%。结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能大幅度降低胆固醇水平,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简介: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sublingualglandcyst,SGC)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SGC1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内入路93例,袋形缝合术5例,颌下入路15例,口内联合颌下入路5例。将手术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2年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舌下腺组织与囊壁均可见慢性炎症表现。口内入路、袋形缝合术、颌下入路和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治疗SGC总有效率分别为94.6%、60.0%、86.7%和1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0%、40.0%、20.0%和40.0%。口内入路和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治疗者术后2年复发率低。结论单纯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采用口内入路与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手术,疗效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