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骨折,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均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取手术及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出9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患,视治疗方法的差异把他们列为试验组I和试验组II,两组都是46例,试验组I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试验组II运用手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主动活动度,试验组II的背伸、旋后度均大于试验组I,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治疗的优良率是73.9%,试验组II是91.3%,试验组II高于试验组I,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的并发症诱发率是19.6%,试验组II是6.5%,试验组II低于验组I,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运用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患的主动活动功能,且并发症诱发率较低,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接受本院治疗的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分两组参照组(克氏针)和微型组(微型钢板),各43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微型组的手术情况及指关节活动均比参照组优秀(P<0.05)。结论手部掌指骨骨折治疗,给予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改善手指关节活动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进行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使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的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20例来分析研究,为患者进行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术后提供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MATTA、Tornetta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2.8±0.5)个月,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是85.83%,髋臼骨折复位满意率为95.83%;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率,术前22.5%,术后8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异位骨化0级84.17%,无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固定法进行复位固定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别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其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08月--2018年04月的6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实验组中33例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得知实验组中优良患者合计为31例,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优良患者合计为20例,优良率为66.67%。实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实验组中,患者术后半年GW评分(3.45±1.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术后半年GW评分(5.62±1.38),t=6.2455、p=0.006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一年之后,两组患者的GW评分病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而言,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能够强化近期的治疗效果,但却不能明显的提高远期疗效,因此需要早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适合患者自身的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手术,观察组进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面部形态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口腔咀嚼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口腔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方法疗效非常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促使骨折愈合和面部外观恢复,改善咀嚼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前路内固定术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30)与应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伤椎高度、Cobb角无差异(P>0.05);手术后均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触觉和运动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手术后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脊柱侧弯1例,并发症率为3.3%;对照组感染3例,断钉2例,并发症率为16.7%,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促使伤椎椎体外形与功能恢复,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愿意加入本次实验的有8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择采取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患者治疗后腰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3年期间的VAS评分具有较大差异,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以及ROM评分具有较大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以及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腰椎活动度都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更佳,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后的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90例;2014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每组患者各45例,比较2组Ⅰ期愈合率、固定无移位率、外形恢复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Ⅰ期愈合率95.56%、固定无移位率93.33%、外形恢复满意度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保证患者外形恢复良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0例,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的跟骨宽度、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维持患者跟骨骨折复位稳定性,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外固定器具在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60例髋部骨折患者均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行非手术治疗,根据不同外固定器具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各组均30例,分别应用传统丁字鞋和防旋垫,对比两组固定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固定舒适度为83.33%,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高于常规组56.67%和26.67%,应用效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中应用防旋垫的效果比传统丁字鞋更好,能有效提升患者固定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形成,且对患者预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推广应用在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粉碎性双踝骨折术后关节未复位患者应用不同复位内固定(闭合、切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粉碎性双踝骨折术后关节未复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和观察组(闭合复位内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0%相较于对照组高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双踝骨折术后关节未复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骨折患者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后屈伸范围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以80例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40例,传统石膏固定)和微型组(40例,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比术后6个月屈90°、伸180°者构成比、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微型组术后6个月屈90°、伸180°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分布及优良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利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相较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屈伸范围,增强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手术的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在C臂X线机辅助下利用与受伤机制相反方向力进行牵引,推压移位骨块促使其复位。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并统计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骨折愈合后踝关节疼痛,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外露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能提高AOF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经皮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而言,选择经皮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09月至2017年0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照就诊时间先后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负压引流,给予实验组患者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5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83.33%,发生创缘皮肤坏死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29例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6.67%,1例出现创缘皮肤坏死。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使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较传统负压引流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且患者疼痛感降低,舒适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