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并选出最优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有患者45例,中药组接受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组接受西药治疗,中西药治疗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治疗组接受中西医结合及乳腺病治疗仪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7.78%,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中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22%,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4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治疗方法中中西药结合及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最好,患者治愈率高,恢复时间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运用.关键词乳腺增生症;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9-01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 46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 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降低(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 以及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与对照组患者的 78.26% 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95.65% )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 乳腺增生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98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ill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胰腺囊肿病灶但不能确定具体类型。本组胰腺囊腺瘤57例(浆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黏液性囊腺癌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2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加脾脏切除25例,肿瘤摘除术12例。术后均进行随访,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到4年期间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现仍生存,其他均存活。结论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治疗该肿瘤的最有效手段。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乳房癌的多形态进行分析,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癌数字乳腺x线摄影资料显示,数字乳腺x线摄影,乳腺癌的诊断评价价值。结果肿块82例,约占86.3%,(块形63例,占76.8%,结节形10例,占12.2%,不规则形9例,占10.9%),肿块伴钙化48例,占50.5%,钙化53例,占55.7%,不对称性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67例,占70.5%,乳头凹陷48例,占50.5%,皮肤增厚18例,占18.9%,coopers韧带“牛角征”13例,占13.6%,大导管相7例,占7.3%,乳后间隙受侵23例24.2%,腋下淋巴结转移55例,占57.9%,引流血管增粗迂曲35例,占36.8%。结论乳腺癌具有多种X线表现,肿块,不对称的结构紊乱,恶性钙化,肿块与皮肤增厚,肿块与血管扩张变形,血管扩张和乳头凹陷,皮下脂肪及乳后间隙消失,皮肤增厚,腋下淋巴结转移,因此,提高认识和乳腺癌早期确诊鉴别诊断了非常宝贵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149例乳腺肿块患者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116例,肿块数量147个)、恶性组(33例,肿块数量41个),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包膜、有蟹足或毛刺征、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存在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分级2~3级、RI≥0.7的肿块中恶性占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是否存在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提示肿块恶性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