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焦虑状态,提高其睡眠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ICU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50),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并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SAS、PSQI、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切除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84例,均行肝癌切除术,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减轻疼痛,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对114例老年心血管科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将其随机分成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慰护理,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表》(SF-36)对患者进行干预,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 PSQI得分在干预前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 PSQI得分明显降低(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躯体疼痛、能量、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等指标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对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4.1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和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50例),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对患者的视力具有提供显著的改善作用,不断优化护理内容,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在肝胆外科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对肝胆外科治疗中营养支持研究的加强,营养支持在肝胆疾病围术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探究了肝胆外科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旨在能够为我国肝胆外科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精准医学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出现的新型临床决策体系,精准医学的主要依据是基因组学,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来完成疾病的个性化诊治以及治疗方案,因此精准医学自身具有着个性化治疗这一特点。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通过一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精准医学的治疗工作,首先临床医师需要对患者完成相关的基因筛选工作,在基因筛选结束之后,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资料为患者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并将患者的数据传输到云数据库中完成计算分析,最后才能够根据计算分析的结果来完成患者的个体化方案定制。精准医学最早出现在2015年的美国,而在2016年,精准医学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中。本次研究将对目前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分析精准医学在小儿外科治疗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产生的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用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患者共20例,均在2023年4月-2024年5月于我院进行急性胆囊炎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有10例,参照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更优(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S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用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证明该护理方法可在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实践麻醉质量监测与改进的方法,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评估改进措施对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择期手术患者,其中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质量监测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麻醉质量监测方法。麻醉质量监测指标包括麻醉诱导时间、麻醉平稳度、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通过严格记录和评估这些指标,评价改进方法对麻醉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方面表现出显著缩短(p < 0.05)。麻醉平稳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异性较小,相对稳定性更高(p < 0.01)。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 < 0.001)。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 < 0.05)。结论: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比较,本研究显示改进后的麻醉质量监测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麻醉诱导时间、麻醉平稳度、麻醉恢复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结果表明,我们应该积极采用改进后的麻醉质量监测方法,以提高麻醉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麻醉质量监测方法,以不断完善临床麻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