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和“八区十三穴”分区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火上炎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采用“八区八穴”法和“八区十三穴”法给予眼针治疗,不行针,针刺20min,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中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总体疗效作以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虽两组间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八区八穴组要优于八区十三穴组。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八区八穴组中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居多。结论:眼针“八区八穴”分区法对于肝火上炎型眩晕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八区十三穴”分区法。
简介:通过分析一例男性青年患者,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的Kartagener综合征的中医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查阅,认为Kartagener综合征属于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三联征(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中医各家对该病的认识有所差异,但都认为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治则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文主要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温润辛金培本疗法在本病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简介: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北科合201109009);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KZ1151)。摘要目的从中医药治疗角度出发,观察益气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3例确诊为肺炎恢复期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益气化痰法,予加味二陈汤加减。对照组除继续原抗感染治疗方案外,辅以西医对症治疗或除加味二陈汤外的中医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痰液、肺部听诊、胸部X线、食欲食量、精神、面色、出汗、舌象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尽管在入组时其年龄小于对照组和病情重于对照组,但经过加味六陈汤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入组时间与出院时间的间隔天数短于对照组04d(P<001);其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痰法能有效改善肺炎恢复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天数。
简介:目的观察刺血拔罐退热法治疗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拔罐退热法,记录治疗后2h及24h患者的体温变化,评估退热疗效。结果治疗后2h,治疗组退热有效率(痊愈率+解热率+起效率)为83.3%,而对照组为60.0%,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4h,治疗组退热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解热率为70.0%,对照组为36.7%,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血拔罐退热法退热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