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际数据探索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提升用药安全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临床中科学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市各大医院近5年上报我中心的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53例,分析5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来源、临床表现等。结果:5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生不良反应的年龄从21岁至92岁,平均年龄57岁,30岁以下6例,30至49岁12例,50至69岁21例,70至89岁13例,90岁以上1例,符合统计学要求。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斑丘疹、面部潮红、头晕恶心、胸闷、寒战、呕吐、胃不适、四肢抖动、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全身过敏反应等症状。采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口服依巴斯汀片和吸氧等紧急处理措施,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结论: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侵害患者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临床中应科学制定用药方案,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对老年患者用药要给予格外关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刻停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酸锂高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1-2022.1}在我院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硅酸高嵌体修复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改善等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咀嚼分数、吞咽分数、口语表达分数、牙齿排列整齐分数分别为优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0。结论:对于牙体缺损患者,采用硅酸锂高嵌体修复,可以改善患者功能,提升治疗效果,避免对患者牙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研究(时间:2018.1-2021.1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传统小梁切除术)和研究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各30例,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滤过泡成形率及术后第2天眼压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而术后6个月的眼压及视力优良和视野优良率组间相比P>0.05,浅前房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情况,降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滤过泡形成率,安全性高,建议采纳和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8月-2022年8月内本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1-80号,输入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实验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方案进行麻醉,麻醉后对比指标:(1)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舌后坠、吸痰、精神不良反应等);(2)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HR、MAP、SPO2)。(3)麻醉情况: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结果:经不同麻醉方案开展后,对比相关指标,得出如下结果:(1)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2)实验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3)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持续时间更短,三项指标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酸锂高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牙体缺损患者(共60例),设计对照实验,随机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硅酸锂高嵌体修复。观察组应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良好,P>0.0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90.00%,P<0.05,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硅酸锂高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均能产生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和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麻醉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100例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患病人的基本资料,并以咪达唑仑麻醉(对照组)与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研究组)进行手术麻醉,研究结束后采集病人各项信息,判断麻醉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对照组更好(P<0.05)。在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中,研究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髋部骨折手术病人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显著改善病人的全身麻醉效果,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又可有效地降低全身麻醉的剂量,减少副作用。所以,临床上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腹部肿瘤患者(2022.8~2023.8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结果:麻醉药用量:研究组更少(P<0.05),苏醒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在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中,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药用量更少,术后苏醒更快,该方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老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共20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认知功能评分、麻醉药物用量、睁眼的时间、恢复语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麻醉药物用量、睁眼的时间、恢复语言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恢复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分析不同方式的有效率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为对照与观察2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通过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运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丙泊酚用量、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 2组在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但,在丙泊酚用量与意识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显著。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同时,对比明显。结论 在开展对无痛人流患者的麻醉中,采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方式,丙泊酚使用量较少,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本院选择了7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每组35例。观察组接受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分析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苏醒时间和完成指令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苏醒时间和完成指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以缩短拔管时间,并提高患者的苏醒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脉冲PCEA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入院分娩的妊娠产妇159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53例,按照常规产科处理方式,在分娩时不再给予镇痛,观察甲组53例,在宫口开大3cm左右时,利用硬膜外脉冲PCEA进行麻醉镇痛,使用药物为0.08%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的舒芬太尼,观察乙组53例,在宫口开大3cm左右时,利用硬膜外脉冲PCEA进行麻醉镇痛,使用药物为0.0625%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的舒芬太尼,观察三组妊娠妇分娩时的疼痛情况、生产时间;结果: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在第一、二产程中远高于两个观察组的产妇(P<0.05),分娩时间(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由大到小排序为对照组>观察甲组>观察乙组(其中观察甲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乙组与观察甲组比较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脉冲PCEA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的起到镇痛效果,并对产妇的分娩和新生儿不会造成影响,而0.0625%浓度的罗哌卡因相比于0.08%浓度的罗哌卡因其镇痛效果差异不大,但是用量更少,对产妇的影响更少,导致生产更加顺利,因此,更加符合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