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王少堂先生是现代一位著名的评话艺术家,他的扬州评话艺术成就以《水浒》中的四个十回为代表.四个十回包括:《武十回》、《宋十回》、《卢十回》、《石十回》,其中,又以讲说水浒英雄武松故事的《武十回》最为著名、最富艺术感染力.王少堂先生的扬州评话在文革前就受到各界的重视,由他口述的长篇评话《武松》等评话书籍相继整理出版.可惜的是,王少堂先生在“文革”时期饱受摧残,含冤去世,跟他相关的许多评话资料也因此而散失.笔者最近接触到一组有关王少堂评话艺术的藏品:其中有1955年王少堂赴上海说评话时,供观摩研究的几份资料和1958年一段珍贵的视频,使我们能间接地再睹王少堂当年评话艺术的风采.
简介:<正>二胡古曲《熏风曲》全称《虞舜熏风曲》.它是由民间流传久远的一首老六板(也称老八板)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来的.该谱最早存见于清代荣斋所编(手抄本)的器乐合奏集《弦索备考》中的十六板,八板是与其成对位的另一曲谱.一八九五年李芳园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初学入门中,将其更名为《虞舜熏风操》,还填上相传为有虞氏舜所作之《南风歌》歌词,以示赞颂太平盛世之意.《孔子家语·辨乐解》中曾写道:"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词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在《韩诗外传》中也有"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的记载.由此可见,《老六板》也同《思春》、《悲秋》、《凤求凰》、《阳关三叠》等其他琴歌一样,在流传中经历代文人雅士或民间乐手移植于自己所擅长的乐器上,成为在该乐器上演奏的乐曲;抑或由于曲调通俗优美易为人们接受,又填上新的唱词,如《思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