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11月将在天津举行的消息一传开,立即引起人们的兴趣.凭笔者在天津采访文化艺术界20年的体会,可以确切地讲,缘由在于:曾在京剧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天津,在前几年戏曲面临困境时不但没有搁荒,恰恰相反,成了京剧事业的一片热土.社会公认,天津是过去演员必经的戏曲和曲艺的“码头”,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大都是在天津成长、走红之后享誉海内外的.近年来,天津市在振兴京剧、繁荣文艺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着力抓好艺术生产,挖掘继承大量优秀传统剧目,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新剧目,并推出了几台戏曲力作,其中新编历史剧《曹操父子》和《岳云》,作为文化部指定参加纪念梅、周活动的剧目.《曹操父子》还作为被文化部选定的京剧剧目,参加了第4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天津市文化局还
简介:<正>要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逐渐地去适应,去熟悉,去习惯,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引发起对它的爱好。接受并欣赏京戏,尤其需要这样一种过程。如果说任何艺术品都有它特定的语言,那么以虚拟性程式为手段、以写意为表现形态的京戏的特定语言,就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艺术语言之一。正如我们说拼音文字是最易懂的,可是至今未能破译的玛雅文字却像天书一样,令人感到扑朔迷离。除了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外,谁愿意去和这迷一般的玛雅文字打交道呢?观众要接受京剧,就先要使京剧的特定语言在自己心中有一个破译过程。这种过程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才能慢慢习惯起来。以我自己为例,我在五、六岁时被喜爱京剧的外祖母经常带到剧场去看戏,往往不到终场即已昏昏入睡,散场后由家人抱着回家。有好一阵,如果不是孩子爱热闹的心理,我对剧场中刺耳的锣鼓喧哗是难以忍受的。我也害怕老生或老旦一直呆坐着或呆站着大段干唱。我看武戏开打才感到有点意思。但我并不懂功架身段,只知道黑花脸杀出红脸杀进,打旋子,翻筋斗,耍枪花……这些近于难技式的功夫。后来年岁渐长,在较长的看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