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成为高校新形势下的课题,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与社会环境,而教育、教学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份对于每位受教育者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及重要.因此,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向只有面向社会,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在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此目标,除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外,更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有实力、稳定的师资队伍2.遵循教育规律,依据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3.建立教学质量内部保证和监控体系,提高办学质量3.1建立一支独立.专门、有效的监控机构与协调组织3.2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的监控队伍3.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4.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教育
简介:二次大战以后,“大科学”、“大经济”的发展使人类面临许多综合性问题,迫使人们采用综合的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诸如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社会发展的预测、科技发展的全面规划、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制订等,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有些本来是以自然科学角度提出的问题,如环境、能源、空间、海洋等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很多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科学的参与。一些本来是从社会科学方面提出的问题,如人口的控制、城市的管理等问题,都日益复杂化,越来越需要借助数学和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要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就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中多学科的知识,并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知识系统,跨学科中的许多综合性学科就是适应解决这类综合性课题的需要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新的科技形势下,各国工科研究生教育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重视培养和造就跨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简介:致力于探讨迟子建笔下的乡村世界,发现:这里的人生是残缺的、悲剧性的,而迟子建以月光与酒式的生命哲学应对这生命中本有的残缺,使生命回复到初始的圆融状态。
简介: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核心要素和独特卖点,评价和提升旅游地的乡村性至关重要.文章以金华市为例,从风土、风物、风俗、风景、风味和风气6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评价因子的乡村性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案例旅游地进行乡村性评价.经测算,金华市旅游地乡村性综合得分为3.666,处于中等偏上水平.6个因素对乡村性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乡村风景0.192、乡村风俗0.185、乡村风气0.163、乡村风土0.155、乡村风味0.154和乡村风物0.151.金华市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百分制的最终评价结果为73.32分,表明该市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塑造处于中等水平.同时,游客对乡村性评价体系的24个评价指标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中于"同意"和"基本同意"两个等级,基本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传统风物的利用、田园景观多样性和田园景观设施评价结果较低.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乡村旅游地乡村性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