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初中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和环境等科学,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强调在科学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如何在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更好地进行STE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确立一个清晰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体系。培养正确的科学观、社会观、价值观。其次是构建STS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注重书本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书外知识的渗透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注重知识掌握和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为了保证STS教育目标的落实,还要建立STS教育的保证体系。
简介: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理解、接纳和转化中,重建师生关系,重塑教授形象.
简介:当从宏观层面对大学教师流动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的诸多问题时,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微观机制的考察就成为一种积极选择,也成为改进大学管理的理性追问。而以探究“组织与社会之关系”为己任的组织社会学自当对大学组织的教师流动现象和过程提供特殊而内在的解释力:从流动实质上讲,兼具“社会人”和“学术人”双重性格的大学教师与大学之间存在一种主观与客观的“人和组织”的博弈关系;从过程上讲,大学教师流动经历了酝酿阶段、讨价还价阶段、流动执行阶段和反馈阶段等过程,不同阶段各方力量的行动策略也有不同;从针对性建议上讲,大学教师流动要从教师自身层面、大学层面、国家层面及微观管理层面等加以完善和改进,其中既有理念上的也有现实上的,有管理上的也有文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