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我国当前实际发展状况而言,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沿着公平和质量两条主线同步进行,经历了三个时间节点的变迁,目前义务教育的推行效果已经得到了全面优化改革和创新。新时期,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应该以政策为主要导向,加强对于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实现教育教学整体化发展。以教师分配为抓手,促进不同区域之间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推动不同群体学生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均衡发展保障制度。
简介: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开始向优质均衡迈进后,发展重点也相应地由数量均衡转向质量均衡。在追求质量均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均衡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一定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发展,本质上是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因此本研究从资源配置理论出发,遵循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运用的原则,对教师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选择,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以指引教师均衡发展的努力方向。此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结构、教师素养及教师培训等三个方面,其中教师结构是教师均衡发展的外显部分,包括年龄、学科、性别、学历、职称等方面,教师素养则主要体现教师均衡发展的内隐要求,包括职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核心能力等,外显与内隐之间的部分内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师培训与交流即是两者转化的重要环节,它既是促进教师成长,推进区域内教师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介: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当前教育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师资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均衡配置问题尤其突出。本文结合农村基层教育实际,围绕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配置的现状、对当前教育产生的影响、教师均衡配置的意义及实施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相信能为以后农村教育改革中基层学校教师合理化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