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金属及类金属浓度差异,为尘肺病因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47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收集BALF,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检测BALF中金属及类金属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在不同类别尘肺病、不同期别矽肺和不同职业史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共检测BALF中50种金属及类金属的浓度,并对其中21种进行分析,不同类别尘肺病患者BALF中锌(Zn)、锰(Mn)和锡(Sn)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59、3.635、9.488,P<0.05);不同期别矽肺患者BALF中钾(K)、镁(Mg)、铁(Fe)、Zn、铜(Cu)和镍(Ni)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71、4.334、3.588、5.120、7.340、3.905,P<0.05);Zn和Sn浓度在不同工种、暴露粉尘种类尘肺病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BALF中Zn、Mn、Sn等金属可为尘肺病因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尘肺病诊断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磷酸鞘胺醇(S1P)与其受体3(S1PR3)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12周龄的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和S1PR3基因敲除纯合子(S1PR3-/-)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1P裂解酶抑制剂(THI)组、胸主动脉缩窄术(TAC)组和TAC+THI组。各组小鼠检测血浆和心脏组织中S1P的水平;测量心脏重量和胫骨长度;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与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二氢乙啶(D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活性氧(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心脏组织中心肌肥厚标志物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变化情况。AC16人心肌细胞处理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H2O2组、AngⅡ/H2O2+S1P组和AngⅡ/H2O2+S1P+S3I-201(STAT3抑制剂)组。鬼笔环肽(Phalloidin)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肥厚标志物的表达变化;DHE染色检测各组ROS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THI显著提高小鼠血浆和心脏中S1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HI并不能改善S1PR3-/-小鼠的心功能和病理性心肌肥厚,以及减少心脏组织中的ROS生成。此外,在S1PR3-/-小鼠中,THI不能逆转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脏组织中的磷酸化STAT3水平的降低。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1P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肥厚标志物的表达,且能显著减少H2O2诱导的ROS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但均可被S3I-201逆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P通过S1PR3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病理性心肌肥厚并减少心脏组织中ROS的生成,可能是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发挥该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输尿管软镜术(RIRS)中借助可视导航技术留置输尿管通道鞘(U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10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取可视导航UAS置入技术行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记录术中输尿管口大小、UAS留置时间、USA置入状态、输尿管损伤情况。结果106例患者(130例患侧)中完全置入104例患侧,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有效部分置入24例患侧,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无效部分置入2例患侧,因输尿管内腔狭窄,导致输尿管软镜无法上行而改为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周后施行二期RIRS;无置入失败病例。130例患侧一期手术成功率98.46%(128/130)。术中留置UAS时间22~52(30±6)s。输尿管损伤分级:黏膜出血点(0级)117例,黏膜损伤(1级)13例,无2级以上损伤。结论可视导航UAS置入技术提高了一期RIRS的一次性置鞘成功率和一期手术成功率,此方法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基于Laennec膜理论行鞘外阻断法的鞘外组(n=21)和行鞘内解剖阻断法的鞘内组(n=23)。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鞘外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鞘内组(P=0.001)。本研究说明基于Laennec膜理论的Glisson鞘外阻断法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较鞘内解剖阻断法手术时间明显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敲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和对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的调节机制。方法构建稳定敲低TNF-α的病毒载体(AAV9-shRNA-TNF-α)后,40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大鼠左后肢胫骨骨腔中植入煮沸的Walker 256细胞构建假手术组;肿瘤细胞植入组(TCI组):将Walker 256细胞植入大鼠左后肢胫骨骨腔中诱导骨癌痛模型;TCI+AAV9-shRNA-TNF-α组:TCI大鼠鞘内注射AAV9-shRNA-TNF-α;TCI+AAV9-shRNA-NC组:TCI大鼠鞘内注射AAV9-shRNA-TNF-α的阴性对照(NC)。各组大鼠造模前1 d及造模后1、3、7、14、21 d分别使用von Frey纤维测痛仪以及热板痛觉测试仪检测大鼠左后足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觉缩足潜伏期;于造模后21 d处死各组大鼠取L4~L5节段脊髓和DRG。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RG和脊髓中TNF-α和TRPV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脊髓TNF-α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CI组机械痛阈值在3 d(8.174±0.181)g、7 d(7.089±0.582)g、14 d(6.344±0.222)g、21 d(7.603±0.122)g降低(P值依次为0.006、0.021、0.016、0.022),热痛觉缩足潜伏期在3 d(6.41±1.05)s、7 d(6.21±0.15)s、14 d(6.58±0.12)s、21 d(6.42±0.47)s也降低(P值依次为0.003、0.018、0.012、0.032);与假手术组比较,TCI组21 d时的DRG中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3与0.008),脊髓中TNF-α蛋白表达升高(P=0.017),DRG中TRPV1的mRNA升高(P=0.006),脊髓中TRPV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分别为0.016,0.009)。与TCI+AAV9-shRNA-NC组比较,TCI+AAV9-shRNA-TNF-α组机械痛阈值在3 d(12.224±0.802)g、7 d(15.331±1.917)g、14 d(18.903±5.882)g、21 d(21.321±4.695)g升高(P值依次为0.011、0.023、0.018、0.006),热痛觉缩足潜伏期在3 d(10.18±0.23)s、7 d(11.91±0.53)s、14 d(11.76±0.17)s、21 d(12.15±0.26)s也升高(P值依次为0.015、0.032、0.009、0.017);与TCI+AAV9-shRNA-NC组比较,TCI+AAV9-shRNA-TNF-α组21 d的DRG中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29与0.017),脊髓中TNF-α蛋白表达降低(P=0.031),DRG中TRPV1的mRNA降低(P=0.036),脊髓中TRPV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6,0.009)。结论沉默TNF-α可缓解骨癌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并抑制大鼠脊髓和DRG中TRPV1 mRNA水平及脊髓的TRPV1蛋白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内镜下经鼻腔鼻窦入路切除D型三叉神经鞘瘤的可行性和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例D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7.5±13.5)岁(范围:12~64岁)。肿瘤累及翼腭窝、颞下窝、筛窦、蝶窦、海绵窦等结构,部分突入中颅窝,大小为1.6 cm×2.0 cm×2.0 cm~5.7 cm×6.0 cm×6.0 cm。全身麻醉下内镜经鼻切除肿瘤,入路包括翼突入路4例,泪前隐窝入路4例,扩大泪前隐窝入路2例,鼻腔外侧壁入路1例。术后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和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在单纯内镜下经鼻腔鼻窦完成,10例一期全切除,1例因肿瘤巨大,操作空间小,未能实现全切。1例同时切除同侧腮腺区面神经颧支来源及枕部的神经鞘瘤。2例巨大肿瘤切除后中颅底硬脑膜广泛暴露,其中1例并发脑脊液漏,取中鼻甲游离黏膜瓣修补,1例取自体脂肪进行填塞加固。手术时间[M(IQR)]180(160)min(范围:120~485 min),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58(68)个月(范围:10~90个月),10例全切除患者无肿瘤复发,所有患者面部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单纯内镜下经鼻腔鼻窦,并根据肿瘤大小及累及范围选择合适的入路可较好地切除累及翼腭窝、颞下窝及周围区域的D型三叉神经鞘瘤。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锯肌平面阻滞-腹直肌后鞘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肝癌切除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30~64岁,体重指数18~3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组(S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S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肌平面阻滞(20 ml)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10 ml),T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T7和T9椎旁神经阻滞(各15 ml)。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诱导麻醉,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值40~60。术毕采用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行PCIA,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羟考酮5 mg补救镇痛。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操作时间;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和切皮后30 min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和48 h时行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和7 d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IL-17和干扰素γ的浓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穿刺部位感染和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S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率、PCA有效按压次数、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各时点QoR-40评分和血清IL-17、干扰素γ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对于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而言,前锯肌平面阻滞-腹直肌后鞘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肝癌切除术,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术中上睑提肌复合体的缩短方式,寻找一种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方法2016年10月至2020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将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10~73岁,平均34.4岁)重度上睑下垂患者40只患眼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眼行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合体无张力缩短矫正,对照组20眼用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合体缩短术矫正,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矫正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第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两种方法在术后各时间段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1周时较对照组减少。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合体无张力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早期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但需改良术式以获得更加持久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清石鞘在降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肾结石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试验组(71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普通鞘,试验组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负压清石鞘,两组均术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复发率和术后及随访1年时生命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15 ± 1.06)ml比(13.03 ± 1.17)ml],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5.13 ± 0.67)d比(6.02 ± 0.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与对照组[1.41%(1/71)比11.27% (8/71)],随访1年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1.14%(1/71)比9.86%(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 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其中试验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以负压清石鞘辅助,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随访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2020年石家庄城区PM2.5的质量浓度为(80.30±71.43)μg/m3;各金属、类金属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与Cd、Pb、Ni、Se,Cd与Pb、Ni、Se,Pb与Ni、Se,Ni与Se,Se与Tl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PM2.5的金属、类金属主要来源有交通排放、燃料燃烧、金属冶炼和扬尘。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Pb、Hg 和Mn对各人群产生的HQ值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较低;Ni和Cd对各人群产生的致癌风险R值均小于1×10-6,属于人群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As和Cr对不同人群产生的致癌风险R值在1×10-6~1×10-4之间,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且对成年男性产生的风险较大。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处在高位,靶向治疗虽已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不适合。炎性病变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作为脂质鞘氨醇-1-磷酸盐的转运蛋白,参与机体的代谢与免疫应答,在肿瘤微环境的炎性反应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鞘内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小鼠化疗致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小鼠40只,7~9周龄,体重22~24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化疗致神经病理性痛组(CINP组)、低剂量IGF-1组(I1组)和高剂量IGF-1组(I2组)。CIPN组、I1组和I2组连续5 d腹腔注射奥沙利铂5 mg/kg制备小鼠化疗致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造模后第10天痛阈测定结束后,I1组和I2组分别鞘内注射IGF-1 0.5和1.0 μg,C组和CIN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5 μl。分别于造模后第3、5、8、10、11、13和15天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造模后第15天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IGF-1、IGF-1受体(IGF-1R)、IL-17A、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IGF-1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与C组比较,CINP组、I1组和I2组造模后第3~15天机械缩足反应阈降低,脊髓IGF-1表达下调,IGF-1阳性细胞计数降低,IL-17A、IL-1β和TNF-α表达上调(P<0.05);与CIPN组比较,I1组造模后第15天机械缩足反应阈升高,I2组造模后第13和15天机械缩足反应阈升高,脊髓IGF-1表达上调,IGF-1阳性细胞计数升高,IL-17A、IL-1β和TNF-α表达下调(P<0.05);与I1组比较,I2组脊髓背角IGF-1阳性细胞计数升高(P<0.05)。4组脊髓IGF-1R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IGF-1可减轻化疗致小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炎症反应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测定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颅内压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93例,性别不限,BMI 15.2~18.1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12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n=45)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48)。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5 min(T2)、头低位后5 min(T3)、麻醉结束(T4)和定向力恢复(T5)时采用眼部超声测定ONSD,根据ONSD判断患儿术中颅内压升高发生的情况,记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Ramsay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T2,3时ONSD降低,术中颅内压升高发生率降低,定向力恢复时Ramsay评分升高(P<0.01),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腹腔镜手术患儿颅内压升高的发生,且不影响术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避免同期或分期先处理前列腺增生,将输尿管导引鞘应用于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衢化医院采用留置输尿管导引鞘+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处理的27例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9.7±12.8)岁(范围:55~87岁),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为(94.8±16.2)cm3(范围:85~186 cm3)。术中先留置输尿管导引鞘,再从导引鞘引入输尿管硬镜,进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泌尿系X线片或CT尿路造影了解结石残余、输尿管狭窄等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一期留置输尿管导引鞘并在输尿管硬镜下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中及术后无输尿管撕脱穿孔、肾周血肿、感染性休克、严重血尿、尿潴留、医源性输尿管狭窄等重大并发症。术后1个月排石率92.6%(25/27),术后2个月排石率为100%(27/27)。2例患者由于术前结石最大径>20 mm,术后存在结石残余,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结石排出,1例二期输尿管镜下取石。1例患者因输尿管结石息肉包裹较重,术后1个月诊断为输尿管狭窄,术后3个月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结论在Ⅲ度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术中,通过先留置输尿管导引鞘,能有效避免术中被迫处理前列腺增生,有助于顺利清除结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侧鞘状突未闭(contralateral patent processus vaginalis,CPPV)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异时性腹股沟斜疝(metachronous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MCI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CPPV的指征。方法收集并筛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收治的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斜疝的患儿临床资料81例,其中男67例,女14例;初发斜疝侧别为左侧32例,右侧49例。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患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对侧鞘状突探查术。收集患儿术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体重等,收集患儿术后资料如对侧鞘状突类型、直径和随访时间等。根据术后有无对侧新发斜疝分为有MCIH发生组和无MCIH发生组。应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CPPV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MCI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儿中,对侧鞘状突类型为孔型15例,膜型64例,半膜型2例。所有患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9.41个月,MCIH发生率为7.41%(6/81)。有MCIH发生组中患儿年龄和CPPV直径分别为(19.00±9.61)个月、(6.83±1.47)mm,无MCIH发生组中,患儿年龄和CPPV直径分别为(43.39±30.89)个月、(3.57±1.84)mm,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性别、初发斜疝的侧别、身高、体重及CPPV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PV的直径是MC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PPV的直径是MC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PPV的直径越大,MCIH发生的风险越高。当腹腔镜下发现CPPV的直径>5 mm时,同时予以结扎可以有效预防MCIH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骨科运动医学治疗组收治的24例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患者资料,男19例,女5例,年龄(27.88±7.1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83±9.09)d;右侧16例,左侧8例。24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前十字韧带自股骨端完全断裂,胫骨侧残端保留完整。取伤侧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分别对折后编织修整成前十字韧带移植物备用;保留前十字韧带残端,移植物穿过残端内部进行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移植物股骨侧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侧应用界面螺钉固定。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估表,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评估和疗效评估;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评估切取腓骨长肌腱后足踝功能的影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腓骨长肌腱取材部位疼痛的变化。结果24例随访时间(34.38±5.40)个月。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制备四股前十字韧带移植物直径(8.88±0.30)mm。术前Lachman试验中B级16例,C级6例,D级2例,无硬性终止点;末次随访A级23例,B级1例,均硬性终止点。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35.20±11.92)分,末次随访(94.29±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0,P=0.000);术前Tegner评分(3.46±0.93)分,末次随访(8.04±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3,P=0.000);术前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为(47.63±13.06)分,末次随访(91.7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2,P=0.000)。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足踝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分别为(98.83±2.78)分和(98.17±4.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0,P=0.076)。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终访时腓骨长肌腱取材处疼痛VAS评分为(4.50±1.41)分、(0.54±0.65)分和(0.29±0.55)分,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00,P=0.001);后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11)。术后无前十字韧带再断裂和关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具有可行性,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