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刑事法治的发展,可谓任重道远、压力空前,在法律传统与现实社会问题(包括犯罪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国家与社会形成对犯罪、刑法以及刑罚的理性认识最为困难。但是,新中国刑事法律的发展与制度变迁仍然是巨大的,甚至是革命的。就观念与制度层面来说,最重要的标志是刑事法律"话语"的转变以及背后的观念变革,

  • 标签: 刑事法治 中国刑事 刑事政策 法律传统 危害公共安全 首要分子
  • 简介:<正>一、导言在中国当前刑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引入外国刑法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本土可用的刑法学理论资源极其匮乏,要建构一种完善的、理性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借助于外国刑法学相关理论。在引入刑法学知识后,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些知

  • 标签: 违法性 刑法学理论 外国刑法学 德国刑法学 犯罪论体系 中国刑法学
  • 简介:黑格尔将'行为'界定为主观、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即'行为'应当是'有意'的。受此影响,刑法学界的黑格尔学派将行为表述为'具备责任能力的人在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举动'。这种行为论在促进间接正犯论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处罚的漏洞'。李斯特以降的行为论实际上都是在坚持'有意'的同时修正黑格尔学派行为论。但在说明过失犯以及不作为犯的'有意'方面,各种行为论都遭遇了不同方式的困境,也都在谋求某种方式的突破。近年来兴起的'否定的行为概念'('个人的回避可能论')试图以'回避可能'取代'有意'来说明行为的本质属性。虽然该理论尚未成为德日刑法学的通说,但在统合作为与不作为,说明过失犯的行为等方面,该理论已经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 标签: 行为论 有意性 否定的行为概念 个人的回避可能性论
  • 简介:刑法中有很多原本属于注意规定的条款却往往被误读为法律拟制。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情形,应当将其认定为注意规定而非法律拟制。《刑法》第382条第3款等身份犯共犯的规定应属于注意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犯罪行为的,仍能构成相应身份犯的共犯。《刑法》第120条第2款、第157条第2款、第198条第2款等规定对“牵连犯”数罪并罚的条文应认定为注意规定。《刑法》第163条第2款、第385条第2款、第387条第2款等“经济往来条款”应认定为注意规定。《刑法》第234条之一第2款关于摘取器官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规定应认定为注意规定。

  • 标签: 注意规定 法律拟制 提示性 重复性
  • 简介:修正后的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据此,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将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 标签: 枉法调解 刑法 枉法裁判罪 范畴 情节严重 审判活动
  • 简介:在我国刑法中,与公共安全相关联的概念是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通过分析比较这三个基本概念,可以了解公共安全的基本含义,更加准确地界定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公共安全是指公众的生命、身体健康以及重大财产的安全,其中,公众是指不特定的人或者众多人;安全的范围限于生命、身体健康以及重大财产安全,不能增扩或者缩小;安全的等级与损害的大小和危险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安全等级也体现在损害与危险概念之中。

  • 标签: 公共安全 范围 等级
  • 简介:罪过理论是刑法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罪过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国现行刑法中的罪过理论移植于前苏联,因此与苏俄的罪过理论有着历久弥新的传承关系。从罪过理论的历史沿革、罪过概念、罪过与犯罪构成、罪过与刑事责任根据的关系等宏观视角对俄罗斯刑法中的罪过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与分析,概括俄罗斯刑法中罪过思想的基本轮廓,可以为中国刑法学界罪过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罪过 犯罪构成 主观归罪 刑事责任
  • 简介:刑法规范的不确定性、模糊与流动刑法解释的内在动因。目前,刑法解释呈现乱象,具体表现为过度解释、类推解释、转义解释、客观归罪及曲解量刑情节等。针对刑法解释乱象应从解释理念、司法技术及司法监督等层面进行规制,具体包括:确立科学的解释理念,强化判决书的说理性,建立解释撤销机制。

  • 标签: 刑法解释 解释乱象 应对策略
  • 简介:正确认定罪名,对刑事司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6月的30年间,中国没有颁布刑法。1979年7月1日虽然颁布了刑法,并于1997年进行了修订,但均未实现罪名立法化。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用司法解释的形式实现罪名的规范和统一。其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一个单行刑法和6个刑法修正案。为了有利于统一司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联合制定了三个关于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使刑法罪名解释有了进一步发展。确定罪名应当遵行法定原则等项原则,正确认定罪名还应当注意一罪与数罪等问题。

  • 标签: 罪名 罪名立法化 刑法罪名解释 确定罪名的原则
  • 简介:<正>一、基本情况西班牙刑法制度与刑法理论虽然受到了德、法等国的重要影响,但在欧盟各国中,没有其他一个国家的刑法典像《西班牙刑法典》规定这样完整的刑罚名目——《西班牙刑法典》第27条规定了不下20种轻重不同的刑罚方法。在《危险犯罪人与社会回归法》(TheDangerousOffendersandSocialRehabilitationAct)中,还规定有16种之多的保安措施与矫正方法。

  • 标签: 西班牙 新刑法典 缓期执行 法典草案 短期监禁刑 犯罪人
  • 简介:个人信息对个人生活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个人信息流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但也使个人信息容易被侵犯,我国刑法将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入罪化。本文对首先探讨侵犯个人信息行为入罪化的理由,指出我国现行刑法规定还存在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刑法规定的建议。

  • 标签: 个人信息 人格权 刑法保护
  • 简介:当前刑事司法实践中受到刑罚处罚的'网络游戏外挂'相关的行为包括了制作运营网络外挂的行为与使用网络外挂牟利的行为。对制作运营网络外挂行为的定性存在侵犯著作权罪和非法经营罪两种观点,由于刑法上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仅限于侵犯复制发行权的行为,而制作运营网络外挂行为虽然属于对网络游戏软件作品的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但却不能认为是侵犯其复制发行权的行为,因此在现行刑法框架内,以非法经营罪论处是较为妥当的。但对于使用网络外挂牟利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在解释上是存在疑问的,同时将此种广泛存在的使用网络外挂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其刑事政策上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 标签: 网络游戏外挂 侵犯著作权罪 非法经营罪 复制发行行为
  • 简介:既有民间集资刑法规制方案存在固有缺陷,且以狭义教义解释立场展开,缺乏实质进路,在重构解释立场与方法时,不能走狭义教义解释的路径。一方面,应将谦抑的适用还原于构成要件的解释当中;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教义解释立场上,应结合金融刑事政策的衡平作用,不能逾越'从法条中来,到法条中去'的理念。在司法适用上应坚持'投资'与'资质保护'的教义规则,站在保护出资人的视角合理进行'风险分配'。

  • 标签: 民间集资 刑法规制 开放教义 刑事政策
  • 简介:一、增设“逃避债务罪”的必要我国《刑法》对于公民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已有明确规定,但对公民的债权的保护却未作相应规定。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财、物、技术、信息的流通与交换,却形成了大量的债权关系。那些客观上有履行能力但是主观上根本不想履行,或者口头上说履行、其真实意图却想永久拖欠,或者变卖,转让、隐匿、损毁财产而使实际履行不能等逃避债务的行为已非属民事责任范畴,其行为不单单侵犯了公民的债权,也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其行为的性质实际上已是犯罪。

  • 标签: 《刑法》 “逃避债务罪” 必要性 罪名 罪状 法定刑
  • 简介:在判断医疗事故中的注意义务时,如医学准则已确立则可以参照此医学准则,但这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在逻辑上应该以是否存在具体的预见可能为判断标准。针对团队医疗事故,可以用“过失犯脱离”理论来处理过失竞合的问题,而能否适用“信赖原则”则取决于是否存在实质的信赖关系。刑事法介入相关医疗事故必须要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应保持一定的“谦抑”。

  • 标签: 医疗事故 注意义务 管理监督过失 过失竞合 信赖原则
  • 简介:刑法理念在刑事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应当遵循三个刑法理念:人权保障理念重在强调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权利;刑法谦抑理念要求节制刑罚的适用;形式理性理念强调对刑法的形式解释方法。这三个理念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应当准确把握。

  • 标签: 刑法理念 人权保障 谦抑 形式理性
  • 简介:世界各国对刑法中属人原则的运用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可以分为无条件适用本国刑法和有条件适用本国刑法两种情况。我国《刑法》第7条应适用于一切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在各特别行政区犯罪不应视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我国非内地居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应根据“三重犯罪原则”适用全国刑法

  • 标签: 刑法 属人原则 中国 公民 法域 三重犯罪原则
  • 简介:<正>一、引言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刑法领域的教学和著书立说的实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美国和英国——在其他说英语的国家里,这种变化的程度稍微小一些——我们亲眼见证了一种向刑法理论探究的转向,这些理论探究比先前已经存在于英美法律史上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多样。这种新文献的主题包括刑罚的性质和基本原

  • 标签: 法律史 理论探究 重罪谋杀 正当化 不能犯未遂 未遂犯罪
  • 简介:<正>中国刑法学的研究似乎正面临一些方向性的抉择,例如犯罪构成理论何去何从,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如何取舍,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如何,刑事一体化如何可能等等。这些问题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我国刑事法治困境——如何协调规则自治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而出现并展开的。本文提倡并阐述刑法解释的刑事政策化,诚望能够为解决我国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以及刑事法治的困境提供一点有益的尝试。

  • 标签: 刑法解释 刑事政策 政策化 刑事法治 刑法学研究 犯罪构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