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一个相关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探索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的一致性与消费者对仿制商品消费意愿的关系,以及反过来个体在使用仿制商品后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中,呈现给被试三组同一品牌的正品和仿制商品,让被试评价,相对于正品,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的程度以及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结果发现被试评价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性程度越高,其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越高;研究二中,被试被要求使用正品或仿品钢笔完成矩阵谜题任务,并根据成绩自行兑换奖励,结果发现,相比使用正品钢笔,被试使用仿制商品后更倾向于谎报成绩,表现出与仿制商品相一致的虚假欺骗属性。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概念的影响贯穿于消费行为始终,自我概念和仿制商品形象的一致性会促进消费行为,而对仿制商品消费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自我,使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和仿制商品的负面特征趋于一致。

  • 标签: 仿制商品 自我概念 形象一致性 消费者行为
  • 简介:<正>消费者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行为科学的知识用于研究组织和管理,称之为"组织行为学",用于研究医学问题,称之为"医学行为学";而行为科学的知识用于研究消费者,就称之为"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与消费者心理学是两门有着密切

  • 标签: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心理学 市场细分 行为科学 市场策略 消费行为
  • 简介:信息模糊(obfuscation)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解释了在商品买卖过程中,销售商通过把商品信息复杂化等手段,让人们的消费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从而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面对信息模糊做出种种不明智的选择的现象问题。本文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出发,就信息模糊、有限理性和销售者的决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信息模糊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信息模糊 有限理性 消费决策
  • 简介:一对热恋了4年的恋人杨航和张樾(均系化名)在结婚前夕选择了分手。两人原先购买的一处婚归属谁,成为双方分手后争议焦点。双方均主张系自己支付了购房款“大头”,要求获得该房屋产权。该案件二审阶段,运用测谎仪为辅助手段,最终法院判决系争的房屋归男方杨航所有,而一审判定由杨航支付女方张樾房屋折价款84_5万元,改判由杨航支付张樾房屋折价款50万元。

  • 标签: 测谎仪 恋人 房屋产权 二审阶段 辅助手段 法院判决
  • 简介:通过两个实验检验空间距离如何影响消费者选择偏好。实验一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影响他们对不可匹配属性更优产品的偏好。实验二中.两种产品之间的空间距离与产品属性交互作用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使他们在两产品之间空间距离远时比近时更偏好不可匹配属性更优产品。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距离对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是不同的。强调两产品之间的空间距离远,会影响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对不可匹配属性的使用。

  • 标签: 空间距离 产品属性 选择偏好 心理距离.
  • 简介: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的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加工信息的结果。实验2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使用两种启发式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的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大众和专家的决策是正确的。

  • 标签: 消费决策 羊群行为 启发式加工 内隐态度
  • 简介:本研究从消费者社会需求层面,探讨在中国新奢侈品会给哪些人带来优越感,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带来优越感,以及为何会带来优越感等问题。本研究使用一个混合设计的实验,结果发现:(1)相比较非社会排斥状态,社会排斥状态增加了消费者的身份消费需求。(2)在产品炫耀性大时,相比较传统大众产品和奢侈品,社会排斥增加了消费者对新奢侈品的购买意愿。而在产品炫耀性小时,社会排斥的影响不显著;(3)社会排斥、产品种类和产品炫耀性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中介变量是消费者感知的产品身份价格比。结论表明,相比较传统大众产品和奢侈品,炫耀性新奢侈品以相对低的价格满足了社会排斥消费者的身份消费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优越感的渠道。

  • 标签: 社会排斥 新奢侈品 廉价的优越感 感知的产品身份价格比 身份消费需求
  • 简介:为研究社会地位在消费不平等与社会信任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居民个人和家庭社会地位的中介效应显著,消费差距通过降低社会地位进而影响社会信任水平。在消费差距大的地区,居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较低,消费差距显著降低了家庭的社会地位水平;高社会地位的人有着更高的社会信任水平,低社会地位的人有着较低的社会信任水平,从而降低了社会整体的社会信任水平。

  • 标签: 消费差距 社会信任 社会地位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 简介:消费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价格信息,出现“百分比差异混淆”这一非理性现象.本研究对186名大学生被试开展实验,探讨了我国消费者的百分比差异混淆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存在百分比差异混淆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受时间压力和产品价格影响,它主要发生在决策面临时间压力或价格利害不高的情况下,反之则有助于消除百分比差异混淆.

  • 标签: 消费决策 百分比差异混淆 产品价格 时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