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凤丸联合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行FET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应用金凤丸准备内膜分为金凤丸联合长效GnRH-a组(试验组,n=102)和单纯GnRH-a组(对照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胚胎复苏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增殖时间、子宫内膜转化日血清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子宫内膜增殖时间较短[(14.03±3.39) d比(16.40±1.45) d]、子宫内膜转化日血清雌二醇水平较高[(347.67±26.78) ng/L比(259.57±24.78) ng/L]、子宫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较厚[(11.89±1.57) mm比(9.69±0.8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高(32.66%比31.70%;53.92%比50.8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比例、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体质量指数(BMI)、解冻次数、胚胎复苏率、移植胚胎数、多胎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凤丸联合长效GnRH-a可以改善FET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应用价值。方法:遴选 2019年 2~11月期间本院收治 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0例)与试验组( 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辅助生殖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 GnRH-a辅助生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促排卵效果、治疗前后的雌孕激素指标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率、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与未妊娠者下次经期卵巢囊肿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率、卵泡成熟天数及成熟卵泡个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SH、 LH、 P、 E2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辅助生殖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P、 E2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发生囊肿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OHSS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 P<0.05)。结论:针对 PCOS不孕患者临床采用 GnRH-a辅助生殖治疗相比采用 HCG治疗的疗效更明确,且 GnRH-a辅助生殖治疗患者排卵后的雌孕激素水平更低,该疗法不抑制患者自然妊娠率, OHSS发生率相对较低,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 联合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1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采取联合方案作为重点观察方案)和对照组(35例,采取单一腹腔镜手术作为对照观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雌激素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的FSH水平明显提高,E2水平明显下降,且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术后囊肿复发率、术后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绕卵巢囊肿的病程发展和转归,开展腹腔镜手术+GnRHa联合治疗,可稳定雌激素水平,防治囊肿复发,降低术后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值得广大患者信任,广大医师推广与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INHB水平与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因双侧输卵管不通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共90例,对照组为非PCOS患者共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第3天基础血清INHB水平,记录每位受试者的Gn的用量、FSH水平、COS天数、获卵数,在进行体外受精后详细记录受试者的可移植胚胎数及她们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PCOS组Gn的使用剂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的基础血清INHB水平与Gn的应用剂量呈负相关(r=﹣0.27,P=0.03)。根据妊娠结局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分为妊娠组及非妊娠组,发现妊娠组的基础血清INHB水平较非妊娠组的INHB水平显著增高,这种显著性只存在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过程中,PCOS组患者的基础血清INHB水平与Gn使用剂量呈负相关;基础血清INHB水平不能预测PCOS患者的妊娠结局。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提升子宫体积>14孕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择期手术、子宫体积>14孕周的子宫肌瘤患者纳为观察组(n=20),术前行GnRHa皮下注射处理,停药3个月后行腹腔镜手术;择同期行腹腔镜手术、子宫体积≤14孕周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n=20)。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及肿瘤体积、血红蛋白(Hb),以评价GnRHa预处理效果;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等指标,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用药后Hb水平明显升高而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Hb水平、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均出现GnRHa相关不良反应,但均未影响手术效果。结论:行GnRHa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子宫体积>14孕周子宫肌瘤患者的肿瘤体积,并提升Hb水平,从而使患者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保证腹腔镜手术效果,提升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不同年龄患者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中提前触发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GnRH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治疗的1 529例不孕症患者,按照不同触发标准分为早触发组和标准触发组,并按年龄划分亚组:<35岁、35~40岁、>40岁,比较患者的促排卵及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情况。结果(1)各年龄亚组内早触发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天数均明显短于标准触发组(P均<0.01),但仅35~40岁和>40岁患者中早触发组Gn用量[分别为(2 702±551)、(2 780±561)U]明显少于标准触发组(P均<0.01)。<35岁患者中早触发组的获卵数和可移植胚胎数[分别为(6.6±4.8)、(2.6±2.7)个]均明显少于标准触发组(P均<0.01),但优质胚胎数无显著差异(P=0.580);35~40岁和>40岁患者中早触发组的获卵数和可移植胚胎数与标准触发组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优质胚胎数[分别为(0.6±1.0)、(0.6±0.9)个]明显高于标准触发组(P均<0.01)。(2)在<35岁和35~40岁患者中,早触发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标准触发组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在>40岁患者中,早触发组的临床妊娠率[33.0% (30/91)]明显高于标准触发组[19.2% (25/130),P=0.020],但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0.06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提前触发仅在>40岁患者中是临床妊娠率的独立预测因素(OR=0.334,95%CI为0.119~0.937,P=0.037),但不是活产率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40岁的不孕症患者在GnRH拮抗剂方案中提前触发可以有效减少Gn使用时间及Gn用量,增加优质胚胎数,提高临床妊娠率;与≤40岁的患者相比,>40岁的患者提前触发获益更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剂量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273例。所有患者采用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根据GnRH-a剂量分为1.0 mg、0.8 mg和0.5 mg三组,比较患者基础临床特征和控制性超促排卵、胚胎移植及子代数据。结果三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及子代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降调节剂量的减少,卵巢刺激时间明显下降,0.5 mg组最短,为(11.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总量有下降趋势,胚胎丢失率降低,活产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0 mg组,受精率最低,为71.6%(768/107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早期流产率、无可用胚胎周期取消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nRH-a 0.5 mg可减少促排卵时间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结局,是更优的降调节剂量。
简介:目的观察大补阴丸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GnRHa(达菲林)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大补阴丸治疗,1年为1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子宫、卵巢大小,骨龄指数及性激素变化水平,同时记录患儿的身高增长速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子宫、卵巢大小,骨龄指数及性激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治疗组为88.8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生长速率为(7.15±1.75)cm/年,治疗组为(4.96±1.34)cm/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组患儿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补阴丸联合GnRHa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既往临床病例及文献复习,总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诊疗特征。方法报道1例于本院应用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患者情况,并结合中外文献报道的16例个案的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GnRH-a后发生多卵泡发育的情况,目前无法预测亦无法避免。应用GnRH-a后的“flare-up”效应和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发病原因。结论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可行取卵手术,建议新鲜周期全部胚胎冷冻,择期行冻融胚胎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17例,应用GnRH-α治疗)和治疗组(20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痛经、下腹坠胀、月经量增多、尿频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比于GnRH-α,米非司酮可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患儿的生长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ICPP、并随后接受GnRHa治疗满2年的患儿5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生长速率,发生减速的时间、频率,以及对生长速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ICPP患儿GnRha治疗前一年生长速率(GV0)为(7.61±1.69)cm/年,接受GnRHa治疗后第一年生长速率(GV1)、第二年生长速率(GV2)依次为(6.72±1.93)cm/年、(5.65±1.44)cm/年,各年生长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V0>GV1>GV2,F=38.261,P<0.01),治疗后生长速率逐渐下降;将生长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骨龄较年龄提前(BA-CA)与GV1呈负相关;而骨龄、促黄体素(LH)基础值、LH峰值与GV2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3、-0.283、-0.378(均P<0.05),其中LH峰值(P<0.01)与GV2呈显著相关性,但GV2与初诊年龄、身高、体质量、卵巢容积等因素不相关。结论在ICPP患儿GnRHa治疗过程中,生长速率逐渐下降,而初诊时LH较高、骨龄较大的患儿,治疗的第二年更易出现生长减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对照组40例开展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针对研究组40例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月经量、术后子宫体积及CA125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开展腹腔镜下病灶切除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实施单纯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71例,采用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宫颈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不孕不育症患者阿司匹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互安装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中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中抽选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组方式选择盲抽法,实验组有患者38例,接受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有患者38例,接受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优势卵泡个数、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血清卵泡雌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减症非常罕见,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仅为14万~20万分之一,多在儿科就诊。本文基于内分泌科1例成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就诊经历,总结DAX-1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减症的临床特点,侧重于其临床表现的阶段性、不连续性,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系统性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单纯予以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治疗,观察组(n=33)患者在手术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总有效率9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27.3%,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联合GnRH-a治疗应用于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加妊娠机会,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照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后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均小于对照组,FSH、E2、LH以及P均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佳,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最终成年身高的改善。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获得GnRHa治疗CPP女童文献,检索时限至2019年12月1日。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共计939名CPP女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GnRHa治疗,CPP女童成年身高(Adult height,AH)较对照组增加4.09 cm(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2.46~5.71),有统计学意义,P<0.1,I2=92%,异质性显著。使用GnRHa治疗,CPP女童成年身高较靶身高(Target height,TH)增加5.04 cm(95%CI:2.86~7.44);CPP女童成年身高较初始预测成年身高(PAH0)增加4.17 cm(95%CI:2.04~6.30),均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提示:亚洲及欧洲地区,使用GnRHa分别能增加AH分别3.81 cm(95%CI:1.82~5.80)、4.71 cm(95%CI:1.06~8.35);骨龄(BA)<11岁或者≥11岁开始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AH分别增加4.19 cm(95%CI:2.51~5.87)及4.03 cm(95%CI:1.30~6.75);实际年龄(CA)<8岁时开始治疗AH增加6.12 cm(95%CI:3.25~8.99),CA≥8岁开始治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每4周曲普瑞林治疗剂量<或者≥80 ug/kg均有统计学意义,AH分别增加5.17 cm(95%CI:3.75~6.60)及2.47 cm(95%CI:0.61~4.34),平均治疗疗程≤2年及>2年均有统计学意义,AH分别增加3.21 cm(95%CI:1.27~6.16)及5.63 cm(95%CI:3.15~8.11),提示GnRHa治疗大于2年可增加最终成年身高。结论:GnRHa治疗CPP女童组成年身高(Mean Difference,MD=4.09 cm,95%CI:2.46~5.71)、AH-TH(MD=5.04 cm,95%CI:2.86~7.44)、AH-PAH0(MD=4.17 cm, 95%CI:2.04~6.30)均优于未治疗CPP女童组。小骨龄、小剂量和长疗程治疗效果更显著,实际年龄大于8岁开始治疗没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启动促性腺激素(Gn)前不同预处理对POSEIDON预期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探索改善POR患者临床结局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OSEIDON预期POR患者364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超短激动剂/拮抗剂方案]的临床资料,按照启动Gn前的预处理情况分为短效口服避孕药(OCP)组(A组,n=167)、戊酸雌二醇组(B组,n=56)和未处理组(C组,n=141),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实验室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A组年龄[(34.8±4.9)岁]明显小于B组[(38.0±4.9)岁]和C组[(37.9±4.7)岁](P<0.001),B组体质量指数(BMI)[(21.9±3.1) kg/m2]明显小于A组[(23.5±3.6) kg/m2]和C组[(23.2±3.1) kg/m2] (P=0.014),窦卵泡计数(AFC)A组(2.4±2.0)、B组(4.1±1.9)、C组(3.5±2.0)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排卵障碍的比例(32.9%)明显高于B组(10.7%)和C组(11.3%) (P<0.001),C组IVF周期数(3.0±1.7)明显大于A组(2.5±1.5)(P=0.017);3组间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A组[(9.4±1.9) mm]小于B组[(10.6±1.5) mm]和C组[(10.1±2.0) mm] (P<0.001),受精率A组(77.1%)、B组(77.6%)明显高于C组(71.3%)(P=0.041);3组间Gn使用量、Gn使用时间、获卵数、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A组(26.2%、36.1%)和B组(26.8%、42.0%)明显高于C组(14.5%、21.2%)(P均=0.014);胚胎移植周期、移植胚胎数、囊胚移植周期比例、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启动Gn前给予OCP或黄体期戊酸雌二醇预处理均可提高POSEIDON预期POR患者的临床结局。OCP预治疗适用于排卵障碍的POR患者,而黄体期戊酸雌二醇预治疗适用于有排卵的POR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