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应用纤维内镜活检胃黏膜诊断对提升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方法:时间起于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预警、胃黏膜功能评价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患者各25例,分别作为A、B、C三组,四组患者全部接受胃镜检查,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以及两项指标的比值,均显著高于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胃溃疡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作为筛查胃癌、评估胃黏膜功能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据调查显示,世界上患有慢性胃炎患者病例达到7亿人次,其中我国出现慢性胃炎的成年人群中超过50%,这表示2个人当中有1个就会出现慢性胃炎,当患者为萎缩性胃炎时,有较大的几率发生癌变。慢性胃炎发病率与患病因素有极大关联性,其中中国感染幽门螺杆菌占比是6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病率有直接的关联性。本次就针对该方面进行分析。方法:主要对慢性胃炎病例进行分析,确定研究主体70例,以临床胃镜查体对患者做分组,其中为非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患者为对照组(16例),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观察组(54例),对此次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病理改变相关性方面进行调研。结果: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率偏高;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的提升,胃炎病症程度、肠化程度、活动性方面也会提高。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变化息息相关,能够体现患者炎症状况、萎缩轻症程度。
简介:摘要1例6岁确诊糖尿病的男童,同时存在多发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闭锁,梅克尔憩室,空肠重复畸形、胆囊缺如、胃黏膜异位),基因检测结果为2个未报道的RFX6基因位点的复合杂合变异c.2502_2503delCA(p.Tyr834X)和c.816C>G(p.Cys272Trp),确诊为Mitchell-Riley综合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白光胃镜下食管及胃黏膜形态学表现判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2019年8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同时行碳13-尿素呼气试验和白光胃镜检查的1 339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运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HP感染组(422例)和未感染组(917例)间22项胃镜下黏膜表现指标的检出率差异,然后差异性指标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预测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白浊黏液、消化道溃疡、鸡皮样黏膜、增生性息肉、黄色素瘤、萎缩、肠化和凹陷性糜烂多见于感染组(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P<0.001,OR=75.974,95%CI:32.551~177.327)、点状发红(P=0.002,OR=3.360,95%CI:1.536~7.349)、黏膜肿胀(P<0.001,OR=3.150,95%CI:1.654~5.996)均为提示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白浊黏液、消化道溃疡、凹陷性糜烂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且P<0.05,其中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三项指标对应的判断敏感度分别为0.735、0.512和0.445,特异度分别为0.992、0.983和0.9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78、0.931和0.87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0.814和0.792。结论通过白光胃镜观察食管及胃黏膜形态学表现,可较为准确地判断HP感染情况,其中内镜下表现为弥漫性发红、点状出血、黏膜肿胀的临床价值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上消化道症状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其中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均呈阴性,而观察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呈阳性。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活检与Hp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检出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Hp检出率(17.5%),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问题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可互相作为依据进行诊断,对临床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简介:摘要目前阿司匹林对胃癌前变化患者作用的相关研究甚少,影响因素不明。本研究选择254例胃癌前变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阿司匹林组11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 1次/d至少1年),对照组144例(未曾服用阿司匹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分析服用阿司匹林、病理类型、H.pylori感染、服用阿司匹林时长等因素对患者胃黏膜血清学活组织检查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和胃泌素17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可改善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患者的胃黏膜分泌功能,且在H.pylori阳性患者中效果更显著,服用阿司匹林1~5年是胃癌前变化患者血清PGR、胃泌素17变化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5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使用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表现特点,并比较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以及观察内镜诊断的准确率与肠上皮化生程度、分型的关系。结果52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中,有4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内镜诊断准确率为76.92%;重度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中、轻度,III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II型和I型(p值<0.05)。结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形态特点是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最主要特征,且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程度与分型与内镜诊断准确率呈正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左金丸及其类方对胃热证动物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辣椒汁加白酒灌胃2周,最后3d夹尾激怒引发热证模型。以不同比例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的验方左金丸、反左金丸、甘露散和茱萸丸灌胃给药治疗,代谢笼观察大鼠体温、食量、饮水量、大小便形状,同时检测血浆中白介素-8、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及胃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在胃热证动物模型上,左金丸及其类方可不同程度改变大鼠血中白介素-8、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光镜和肉眼观察可见左金丸及类方均可改善黏膜损伤状况,其中以左金丸抑制损伤效果最好。结论不同比例黄连与吴茱萸经典验方可有效改善大鼠胃热证的各种症状和病理损伤,疗效因配比后药物寒热药性改变而有所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完全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诊治的16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开展完全腹腔镜胃腔内手术切除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清晰稳定,无需进行内镜协助,且术后病理报告现实切缘呈阴性。中位手术时间64分钟、中位出血量25毫升,中位住院时间4天。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经胃管出血,医护人员给予其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对参与研究的16例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未发生局部复发病例,未发生胃穿孔、胃漏、胃出血症状。结论:选择腹腔镜装置开展完全腹腔镜胃内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方法可行,且经济实惠,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瑞巴派特在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应用优势,并探讨用药对胃黏膜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入组病例收集时间起于2021年1月,终止于2021年12月。在此阶段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筛选,病例总数为90。以随机排序,均分入两个组别。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方案(硫酸铝+泮托拉唑),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同时联合使用瑞巴派特,对比药物效果安全性及胃黏膜指标差异。结果 规范用药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相对较低,且在胃黏膜功能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组别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上,差异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同时,加用瑞巴派特,疾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并提升胃黏膜功能,促进疾病转归,且药物的联合运用,不会明显增加副反应,安全性表现良好,整体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对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实验组(n=47),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施以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8(IL-8)情况。结果实验组的EGF与PGE2明显较高,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胃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羔羊胃提取物维B12(以下简称羔羊胃)胶囊对大鼠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2只Wistar大鼠中的32只(造模组)进行造模实验,造模组中因灌胃有6只大鼠死亡,为观察造模结果处死10只,剩余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8只)和非给药组(8只);造模实验结束后,在未经造模处理的10只大鼠中选取5只作为造模组的正常对照,其他5只大鼠(阴性对照组)纳入药物干预实验。药物干预方案如下:给药组大鼠每日灌胃0.2 g/kg羔羊胃1次,非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均每日灌胃0.2 g/kg 0.9%氯化钠溶液1次,持续3个月。给药组和非给药组因灌胃各有1只大鼠死亡。评估3组大鼠的体重增量、胃液pH值和胃黏膜的病理改变,计算胃黏膜表面结节数、胃黏膜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评分和发生率,分析羔羊胃胶囊对大鼠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给药组大鼠的第6周体重增量大于非给药组[(508.26±33.96) g比(495.50±23.01) g],胃液pH值低于非给药组(3.07±0.55比4.45±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给药组大鼠的各区域胃黏膜表面增生结节数目均少于非给药组[胃底6.00个(3.00个,7.00个)比11.00个(7.00个,13.00个),胃窦0.00个(0.00个,1.00个)比3.00个(2.00个,4.00个),全胃7.00个(3.00个,10.00个)比15.00个(13.00个,17.0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3.50、49.00、49.00,P均<0.05)。给药组大鼠的胃黏膜癌前病变评分低于非给药组[(1.00±0.00)分比(1.14±0.38)分],癌前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给药组(1/7比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χ2=4.67,P均=0.031)。结论羔羊胃胶囊可显著抑制大鼠胃黏膜癌前病变的进展,从而发挥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