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抽选我科室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9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7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6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6.7%;对照组中,显效6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其中5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4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围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有效消退黄疸,并缓解其他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现将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引发肠道和胆道梗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进食后恶心呕吐1月余"于2011年8月5日入院,查体:巩膜略黄染,腹平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物,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5次/分。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十二指肠降段见一充盈缺损,大小约5cm×4cm,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平滑肌瘤 肠道梗阻 胆道梗阻
  • 简介:1临床资料男,45岁,因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1月余入院。体检: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腹部稍膨隆,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莫非氏征(±),全腹未及明显肿块,神经系统及病理征检查(-)。

  • 标签: Von Hippel-Lindau病 胰腺疾病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直接胆道内镜对胆管良、恶性狭窄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7例CT、MRCP证实胆管狭窄者在预先行EST或EPBD后用经鼻内镜经乳头插入胆管直至病变处,直视下观察病变处,结合活检,统计诊断准确性及活检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7例内镜均成功插入胆管并得到明确的内镜诊断(100%)。其中恶性狭窄15例、良性狭窄2例,诊断准确性100%。14例(82.4%)活检标本能满足组织细胞学检查,其中恶性狭窄12例,结果为腺癌9例(高分化腺癌5、中分化腺癌1、低分化腺癌2,不能分型1)、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慢性炎症伴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活检敏感性75%,特异性100%。另2例良性狭窄者均为慢性炎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口直接胆道内镜直视下观察并活检对胆管良、恶性狭窄的诊断有效而安全。

  • 标签: 直接胆道内镜 狭窄 胆管 组织细胞学
  • 简介:摘要胆道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多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转化治疗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肿瘤降期,从而有可能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胆道恶性肿瘤在临床特点、细胞起源、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均存在高度异质性,致使其缺乏特异性高、有效性好的转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分型并选择个体化转化治疗方案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治疗方案的完善,未来转化治疗无疑将朝着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 标签: 胆道恶性肿瘤 转化治疗 异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恶性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经肛肠梗阻导管对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减压导管引流量、梗阻近端肠管最大横径、腹腔内压力及腹围等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经肛肠梗阻导管 直肠恶性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症精神分裂症合并高位梗阻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7年10收治的1例重症精神分裂症合并高位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探讨。结果经有效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患者病情好转。结论为重症精神分裂症合并高位梗阻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标签: 重症精神分裂症 高位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0例,分别采用MRCP和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平均胆管显示能力和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和MRCP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67%)和(91.67%),经对比发现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超声检测手段,将MRCP应用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查工作中,能够发挥出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 胆道梗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86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CT检查)和观察组(磁共振MRCP技术)。比较两组的胆管扩张程度和诊出率。结果:观察组的胆管扩展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诊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经过磁共振MRCP技术的诊出率更高,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磁共振MRCP技术 诊断 胆道梗阻性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道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间收治的62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均采取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通过内窥镜进一步确诊。观察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结果显示,62例胆道梗阻疾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87.10%(54/62)。结论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胆道梗阻疾病的诊断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其非侵入性、无辐射、高分辨率以及多平面成像的能力,使得胆道和胰管的解剖结构得以清晰显示,从而能够准确诊断胆道梗阻及其病因。

  • 标签: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胆道梗阻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介入法治疗恶性小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0例恶性小肠梗阻,采用DSA下放置鼻肠减压管,结合密集低损双介入法治疗。结果6例症状消失,4例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例鼻肠减压管在留置1~4周后拨除,10例患者共介入治疗46次,10例患者均有咽部疼痛,2次介入出现穿刺部位出血,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发热。结论提示对于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恶性小肠梗阻,双介入法治疗效果更佳,但术后咽部疼痛和导管阻塞等相关并发症比较常见,重视心理护理和相关并发症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 小肠梗阻 双介入法 观察 护理
  • 简介:腹膜后疾病如炎症、结核所致纤维化导致梗阻性肾病,曾有报道,但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包绕输尿管,导致梗阻性肾病、肾功能衰竭者鲜见报告,本文报告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导致梗阻性肾病1例: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8年,高血压5年,持续性腰痛伴乏力1月,4天前出现尿闭。于1993年4月9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检查:BP24/22kPa,贫血浮肿貌,双肾区叩痛,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肾功能衰竭者 致纤维化 持续性腰痛 肾区叩痛 特殊病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62例接受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为(2.1±0.6)分明显轻于对照组的(5.4±1.3)分,护理满意情况为(97.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2.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时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肝穿刺 肝胆管 恶性梗阻性黄疸 治疗 护理
  • 简介:1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经剖腹手术中置放塑料内支架行胆道引流术,与同期行胆肠内引流术的20例患者比较术后效果。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两组病人术后退黄效果无差异,但内支架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较少(P<0.05),住院时间较短(P<0.05)。剖腹手术中置内支架行胆道引流是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简便、有效、并发症少的姑息性手术方法。

  • 标签: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 剖腹手术 内支架 胆道引流术
  • 简介: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合并梗阻的左半结肠和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多需分期手术。近年来,内支架开始应用于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使得患者避免了分期手术与结肠造口,为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梗阻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015年的 7月 ~2017年的 7月我院收治的 83例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病患,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按照常规方法施护,研究组则实施询证护理,对比施护效果。结果:研究组肠梗阻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实施询证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效率显著提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肠梗阻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