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8月我院收治的 26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均予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同时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同时选取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 30例为对照组,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原位保留卵巢,术后未行放疗、化疗等任何治疗。术后随访并比较 2组患者卵巢功能变化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 (1) 研究组 80.8%(21/26)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对照组 96.7%(29/30)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21, P>0.05)。 (2) 单侧和双侧卵巢移位术、左侧和右侧卵巢移位术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3) 研究组有 15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 33.3%(5/15)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均伴血清 FSH异常, 4例 E2异常 ;未行辅助放疗的患者 11例,没有人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卵巢移位术后行辅助放疗和未行辅助放疗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4) 15例行辅助放疗的患者中, 14例测量了移位卵巢的位置,位于脐上 3 cm水平以下的 4例患者均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而位于脐上 3 cm水平以上的 1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术后行辅助放疗患者移位卵巢位置位于脐上 3 cm以上者和位于脐上 3 cm以下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5) 研究组和对照组保留卵巢的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内卵巢移位术保留的卵巢功能与原位卵巢功能基本一致,提高了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将卵巢移位于脐上 3 cm以上水平,可防止术后放疗损伤卵巢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均予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同时行腹腔内卵巢移位术。同时选取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原位保留卵巢,术后未行放疗、化疗等任何治疗。术后随访并比较2组患者卵巢功能变化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1)研究组80.8%(21/26)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对照组96.7%(29/30)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2)单侧和双侧卵巢移位术、左侧和右侧卵巢移位术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研究组有15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33.3%(5/15)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均伴血清FSH异常,4例E2异常;未行辅助放疗的患者11例,没有人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卵巢移位术后行辅助放疗和未行辅助放疗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15例行辅助放疗的患者中,14例测量了移位卵巢的位置,位于脐上3cm水平以下的4例患者均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而位于脐上3cm水平以上的1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术后行辅助放疗患者移位卵巢位置位于脐上3cm以上者和位于脐上3cm以下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研究组和对照组保留卵巢的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卵巢移位术保留的卵巢功能与原位卵巢功能基本一致,提高了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将卵巢移位于脐上3cm以上水平,可防止术后放疗损伤卵巢功能。
简介:目的研究45岁以下的子宫颈癌患者施行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后的并发症和卵巢内分泌变化。方法改良式卵巢移位术(腹膜内卵巢移位术)组:1999年1月—2002年7月,本组对30例45岁以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和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施行了改良式卵巢移位术。即将卵巢移位到结肠旁沟外侧、髂前上嵴上2cm—4cm水平,固定于该处的腹壁上,卵巢暴露于腹腔内。30例中13例术后20天后行放疗。对照(腹部腹膜外卵巢移位术)组:1993年1月-1999年1月,本纽对16例45岁以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和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施行了腹部腹膜外卵巢移位术。(1)14例将卵巢移位到结肠旁沟外侧、髂前上嵴上2cm-4cm水平,固定于此处的腹膜外;(2)2例将卵巢移位到髂前上嵴上3cm水平皮下,固定于腹外斜肌筋膜下方。16例中3例20天后行放疗。两组46例病例术前和术后(包括放疗后)半年。均用放免法行血清检测全套性激素。结果46例术前和术后6月卵巢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但改良式卵巢移位术组(腹膜内移位术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腹膜外移位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6)43.7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论任何一种卵巢移住术只要卵巢远离盆腔,术后均可保留4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卵巢功能。但在减轻并发症方面,腹膜内卵巢移位术明显优于腹膜外卵巢移位术。
简介:一天,陪着孩子读图画书。书上有一组图是连结的。第一幅是一头牛在吃草;第二幅是一只羊在吃矮树叶;我问过女儿,她一一答了。但第三幅图是画了一只长颈鹿,正高扬着头,站在蓝天下。画面上并没有画它吃的东西。我问:长颈鹿在干什么?女儿略略一顿,说:“长颈鹿在吃天。”这回答一下把我惊住。“吃天”?多奇怪的念头,然而又是多么精彩,多大胆的想象啊!这是我们这些具备常识却囿于常识的成人难以想象的。后来,常常听到孩子说一些“无理”的话,便渐渐留心起来。我发现,孩子实际是将自己从有限的知识中得来的思维方式随意“移位”到其它领域或学科中:牛吃草,羊吃树叶,那长颈鹿就是在“吃天”了。既然妈妈有孩子,鸽子有孩子,那么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未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未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半关节置换组35例和内固定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再手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使用Harris评分评价两种术式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定性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不同时间点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43.6±6.9) min]、出血量[(59.4±13.2) ml]、住院时间[(10.2±2.1) d]方面均明显少于半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73.9±8.8) min(t=-16.234,P<0.05)、出血量(296.1±19.5) s(t=-60.643,P<0.05)、住院时间(14.9±1.6) d(t=-10.6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5%(15/37)]明显高于半关节置换组[17.1%(6/35),χ2=4.7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半关节置换组再手术率[2.9%(1/35)]明显低于内固定组[21.6%(8/37),χ2=5.7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半髋关节置换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68.6%(24/35)]优于内固定组[40.5%(15/37),χ2=5.6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其他随访时间点,两组髋关节功能具有相似改善效果。结论对于老年未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虽然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半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总并发症少、再手术率低、早期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在远期功能恢复方面,两者具有相似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对某些患者来说,半关节置换术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探寻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99年3月-2007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37例15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组(ORIF组)62例(69足),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微创组(PR组)75例(87足),采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复位、经皮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8.5-57月,平均32.7月。测量每足B?hler角、临界角、跟骨宽度,术前、后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量表1评价足部功能,末次随访时ORIF组总优良率为85.5%,PR组为89.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并发症,ORIF组为15/69(21.7%),PR组2/87(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微创切口复位、经皮固定技术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和手术疗效,而且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微创切口、经皮固定术是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斜视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84例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患者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临床外直肌常规量后徙内直肌缩短术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的斜视矫正率是95.24%,对照组42例患者的斜视矫正率是71.43%,治疗组患者斜视矫正效果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斜视临床治疗中应用水平直肌移位术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能够良好矫正患者斜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6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术中出现结石移位,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32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36例,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2例行MPCNL,碎石成功率93.8%,36例行RIRS,碎石成功率100%。RIRS组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输血、输尿管穿孔等,随访3~6个月,未出现大出血、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至肾脏后,同期RIRS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首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撤机拔管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撤机拔管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撤机拔管,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拔管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撤机拔管,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撤机拔管,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机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