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调查入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需求和性行为,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专题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由专业人员统一评阅,对630份有效答卷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1%“听说过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96.7%,日常接触等非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82.2%(x^2=71.57,P〈0.001);58.4%的新生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应被隔离”,26.3%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同工作”;93.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开展广泛的艾滋病健康教育;630名新生中,27人(4.3%)曾学过安全套的使用。15人(2.4%)有过性行为,初次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4±3.5)岁,有3人(0.5%)在初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结论对新入学大学生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适时在学生中招募同伴教育者,开展同伴教育是干预的有效措施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93例患者30~50岁79例,占86%,其中HIV感染途径有性乱史60例(65%),静脉吸毒史16例(17%),静脉吸毒并有性乱史11例(12%),不详6例(6%);临床表现反复发热(92%),咳嗽、咳痰(73%),胸闷、气促(82%),明显消瘦(82%),浅表淋巴结肿大(28%),腹泻(21%)等。X线表现粟粒型肺结核29例(31%),浸润型肺结核52例(56%),结核性胸膜炎8例(9%)。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50%),合并结核性腹膜炎(8%),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16%),合并空洞(19%)。肺结核病灶多分布在三个肺野以上。PPD试验多为阴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情重,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肺外结核多发,治疗困难。胸部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不典型,易累及多叶多段,血行播散型多见。CD4+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教育在提高产妇教育依从性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医院定期产检的600名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教育方法,而教育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化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教育。对两组教育依从性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教育后,教育组的教育依从性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强化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教育依从性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为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
简介:目的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居民艾滋病及梅毒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后的效果情况等,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对回龙观地区居民开展了艾滋病和梅毒的知识知晓的宣传讲座,并对其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获取艾滋病、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中前七位分别为电视503人(84.3%),宣传活动482人(80.3%),宣传材料344人(57.6%),报刊221人(37%),网络103人(17.3%),讲座53人(8.9%),医生咨询9人(1.5%)。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艾滋病、梅毒的知晓率89.9%,干预组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及梅毒作为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性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提高民众预防艾滋病及梅毒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需求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5所不同层次的中学中的891名初二至高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5所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有统计学意义(χ2=22.12,P=0.0002).②男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女生高,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Z=0.96,P=0.316).③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整体得分也越高,且年级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69,P=0.0003).④不同年级之间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锻炼身体可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结论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不够,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校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
简介: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供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建筑工地等场所调査流动人口405人,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6.88%,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知晓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38,P〈0.0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高于高中以下,来自省内流动人口高于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人群美沙酮替代疗法知识正确率仅为27.65%,明显低于艾滋病治疗和无偿献血知识。梅毒、丙肝相关知识中青年和文化程度较高者回答正确率较高,部分梅毒和丙肝非传播途径知识未超过20%。结论不同年龄、文化、户籍等均是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流动人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简介:目的了解厦门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对艾滋病政策的知晓情况,为在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入户访谈式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06年8~10月对厦门市海沧、集美、同安、翔安4个区的20多万户常住人口家庭户主进行问卷调查,再从中抽取10895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农村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预防要点、相关政策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4.4%、52.2%、73.3%和72.8%。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依次是电视媒体、宣传材料。地处近郊的集美区和海沧区知识知晓率等均高于地处远郊的同安区和翔安区。结论农村艾滋病防治趋势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厦门市农村(尤其是远郊农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