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半卧位对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84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经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以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2例在麻醉复苏期采用传统卧位,观察组 42例在麻醉复苏期采用改良半卧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和躁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 9.52%,对照组为 28.56%,对照组明显的比观察组高,结果对比差异明显( P=0.026)。观察组的疼痛和躁动评分都明显的比对照组低,结果对比差异明显( P=0.000)。 结论: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苏醒期应用改良半卧位,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躁动感和疼痛感,减少术后感染、腹胀、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恢复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半卧位 上腹部手术 老年患者 苏醒期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整体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集的7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组,普通组用常规方法,整体护理干预组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再次梗阻率。结果 整体护理干预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再次梗阻率方面相较普通组更好,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整体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腹部行大手术后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方法:以 2018 年 10 月份 -2019 年 10 月份中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 90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以此预防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果: 90 例接受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中仅有 2 例(占比 2.22% )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而其他患者在术后的情况良好且并未出现。 结论:对于腹部行大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术后风险,并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腹部大手术,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全麻下开腹胆囊、胆管手术患者5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单次ESP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自控镇痛组),每组25例。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0.33%罗哌卡因30 ml单次ESPB。记录痛觉阻滞平面,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追加帕瑞昔布钠例数;记录ESPB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缓解痛觉阻滞范围:T5~T12脊神经支配区域13例,T6~L1脊神经支配区域12例。与自控镇痛组比较,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VAS评分低,(4.2±1.1)分比(1.4±0.6)分、(4.0±0.8)分比(1.8±1.2)分、(3.5±0.9)分比(2.0±1.1)分(均P<0.01);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追加帕瑞昔布钠例数少[0~24 h分别为(2.5±0.9)次比(9.9±1.5)次、20.0%(5例)比64.0%(16例),(t=10.566、χ2=9.934,均P<0.01)]。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20.1±1.9)h比(24.5±2.1)h(t=7.388,均P<0.01)。未出现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患者。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并发症少,可减少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肠道恢复快。

  • 标签: 超声疗法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预防性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改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中游离全结直肠系膜,裸化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闭合器离断直肠,置入保护套经直肠断端拉出全大肠;距离回盲部5 cm离断回肠,于回肠末端置入吻合器钉砧;外翻直肠处理远端直肠息肉;随后行端端吻合。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及病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排便情况。结果4位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NOSES术,行腹腔镜下无辅助切口全结肠加部分直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大出血等术后重大并发症。无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距离肛门的距离与排便频率尤其是夜间排便频率有负相关趋向。结论本术式符合无菌无瘤原则,无较大手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较好。后期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证实手术效果。

  • 标签: 息肉 排便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排便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护理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改良在择期脊柱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100名 择期脊柱全麻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 术前禁食禁饮方案(手术当天00 :00开始禁食禁饮),观察组给予改良术前禁食禁饮方案(根据患者预排手术时间,术前分时段给予 12.5%碳水化合物营养液 )。比较两组禁食禁饮时间、血糖水平及主观感受。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5)。两组入院时及术后 1h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治疗应用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麻醉)和研究组(接受喉罩全麻),每组各45人,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4.44%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PAW和PetCO2等气道及呼吸相关数值,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气腹后效果明显优于气腹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喉罩全麻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而言,对患者的气道安全保障更可靠,有利于减少喉部并发症的风险,麻醉效果良好。

  • 标签: 喉罩全麻 气管插管麻醉 异位妊娠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 2015年 6月 -2018年 5月为研究时段,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 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28例,对照组给予喉罩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苏醒时间较早,术后 VAS评分较低,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4%,与对照组 28.57%相比较低, 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中,喉罩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更利于患者早期苏醒和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 喉罩全麻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全胃肠外静脉营养(T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行TPN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于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行TPN治疗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腹部手术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 预检性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以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共选取 80 例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 2018 年 5 月是开始时间, 2019 年 5 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 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数的为观察组( 40 例 ),双数的为对照组( 40 例 ),分别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最后用统计学的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两组中肺部感染率有差异( P < 0.05 );两组中最大自主通气量( MVV )、分钟通气量( VE )、一秒用力吸气量( FEV1 )、残气量( RV )、中肺容量( TLC )的肺功能指标有差异(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该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此麻醉方式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老年腹部手术 肺部感染 肺功能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影像学引导的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行STN-DBS的原发性PD患者21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局麻组(前8例)和全麻组(后13例)。局麻组在局麻下植入电极,通过术中微电极记录及临床测试验证并矫正植入位置,全麻组在全麻下植入电极,通过术中CT扫描验证并矫正植入位置。比较2种手术流程靶点植入准确性、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安全植入双侧电极并完成至少6个月术后随访。全麻组两侧电极的绝对误差均小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两侧电极的径向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开机后6个月药物关期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运动症状部分评分改善率、左旋多巴等效剂量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影像学引导并使用术中CT验证电极位置的全麻STN-DBS手术与常规局麻手术相比用时更短,植入准确性及术后疗效同样满意。

  • 标签: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s)浓度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危患者腹部手术PPC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腹部胃肠道手术患者58例,预计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评估(ARISCAT)评分26~44分,性别不限,于术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1)和术后1 d(T2)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P-A和SP-B浓度。记录术后住院期间PPCs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PCs分为PPCs组和无PPCs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P-A和SP-B浓度预测PPCs的准确性。结果与T0时比较,PPCs组T1时血清SP-B浓度升高,2组T2时血清SP-A、SP-B浓度降低(P<0.05);与T1时比较,2组T2时血清SP-A、SP-B浓度降低(P<0.05);与无PPCs组比较,PPCs组T0时血清SP-A浓度、T1时血清SP-B浓度升高(P<0.05)。T1时血清SP-B浓度预测患者PP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置信区间0.821~0.996),截断值为26.3 ng/ml,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81。结论气管拔管后30 min时血清SP-B浓度预测PPCs中危患者腹部手术PPCs的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并发腹胀及疼痛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广东省台山中医院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11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胀、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腹胀及疼痛程度均有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腹胀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行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腹胀及疼痛程度,同时能够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穴位按摩 腹部手术 腹胀 疼痛 胃肠功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方法 对 93 例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 3000P 型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 15min 抽血检测 pH 值及血钾、钠、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 24h 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LT) 。 结果 自体血回输量为 (2683±203) 。术后 24h 患者 PT 、血小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10±0.53)s 比 (12.35±0.73)s 、 (175.73±63.45)×10 9 /L 比 (230.86±85.58)×10 9 / L , P<0.05] ,自体血回输后 15min 患者 pH 值、血氯与自体血回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35±0.03 比 7.43±0.04 、 (107.2±5.8)mmol / L 比 (100.5±6.0)mmol / L , P<0.05] ;手术前后 APTF 及自体血回输前后血钠、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大量自体血回输存在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趋势,也有可能导致血小板明显降低,在临床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时应注意避免其发生。

  • 标签: [ ] 腹部外科手术 自体血回输 凝血指标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配合腹部固定对腹部皮瓣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本院 68 例腹部皮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4 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配合腹部固定,研究组实施品管圈配合腹部固定。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为 97.06% ,高于对照组 76.47% ( P <0.05 );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均明显改善。 结论 :腹部皮瓣术后实施品管圈配合腹部固定可提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且可获得较好无形成果。

  • 标签: 腹部皮瓣 手术 品管圈 腹部固定 术后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