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研究,将此60例患者依随机信封法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有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持续用药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此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30d及180d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与参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PLT、MPV、PCT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检测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低于参照组,MPV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并且可对血小板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在儿童阿昔洛韦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0—12月(常规干预组)和2020年10—12月(药学干预组)在医院儿科住院且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干预组因当时科室未配备临床药师,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干预;药学干预组科室已配备临床药师,采用药学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干预满意度。结果药学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干预组的87.00%(χ2=8.721,P=0.003);药学干预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干预组的20.00%(χ2=8.665,P=0.003);药学干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干预组的19.00%(χ2=7.726,P=0.005);药学干预组干预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9.00%(χ2=13.211,P=0.001)。结论药学干预在儿童医院药物合理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血压患者实施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高血压患者,诊治数量为60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0例,常规组运用非洛地平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指标、临床效果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变异性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3)试验组(93.33%)的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70.00%)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小儿EB病毒感染治疗中采用阿昔洛韦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86例小儿EB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19年11月10日/2022年8月30日(开始/结束),将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病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耗时、淋巴结消退耗时、EB-IgM水平恢复正常耗时、异型淋巴恢复正常耗时、咽部体征恢复正常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小儿EB病毒感染治疗中,可选择阿昔洛韦,加速患儿康复,缩短淋巴结消退耗时、EB-IgM水平恢复正常耗时,提高临床疗效,治疗较为安全,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研究,将此60例患者依随机信封法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有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持续用药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此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30d及180d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与参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PLT、MPV、PCT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检测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低于参照组,MPV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并且可对血小板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眼科手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在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选择在我院进行过眼部手术并患有干眼症的患者7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入组方式不同。对照组(35例)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PEED评分、BUT、FL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Schirm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眼部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分析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有效性,总结出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所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入选病例为中度疼痛,选定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为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磷酸可待因治疗,实验组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疗效和镇痛时间。结果:(1)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的实验组患者镇痛疗效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镇痛时间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度疼痛的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具有更显著的镇痛疗效,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延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的24h平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发生头晕、睡眠质量障碍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妊娠高血压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因此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对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在确定要选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象时,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入院时间范围,总例数为64例。在诸多的分组方式中,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对本研究患者分组的首选方式,确定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进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比对2组血脂水平,治疗后研究组相较于参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更低;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研究组水平更高,P<0.05。比较心功能水平结果发现,相比参照组,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更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小,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疗效更加明显,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不实施药师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评价他汀类不合理使用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更高。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用药不合理,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高,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实施药师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促使他汀类药物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不仅进一步优化了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抑郁症患者在治疗中,实行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3月份至2022年4月份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喹硫平单一治疗的2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的2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行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在治疗中实行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方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