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PBTK)对小鼠静脉注射农药氰戊菊酯后,氰戊菊酯在体内分布转化代谢过程进行模拟,为评价农药暴露风险提供依据。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的PBTK模型构建分为5个房室:肝脏、肺、肾脏、充分灌注室和不充分灌注室,各房室内氰戊菊酯的浓度变化率由质量守恒微分方程表示。根据欧拉数值计算方法,对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后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进行模拟。结果模拟预测了小鼠静脉注射0.5mg·kg-1、2.5mg·kg-1、10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浓度变化曲线。为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对小鼠静脉注射0.77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的浓度值变化模拟值与前人的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估测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为评估农药暴露体内剂量数据提供了便利途径。
简介:目的全程动态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成分,为研究消除手术烟雾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电钩切割组织时、切割后5、10、15、20min、手术结束时检测距地面高度1.5m、距手术切口30cm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监测打卡戳卡后10s内PM2.5和PM10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手术烟雾中有机物成分。结果在使用电刀切割组织即刻开始CO和CO_2浓度随着手术的进行逐渐升高。PM2.5和PM10在打开戳卡阀门均迅速升高,在第4s时分别达到最高峰(659.42±26.29)μg/m~3和(735.41±17.09)μg/m~3。手术烟雾中检测出七氟烷、环戊烷、乙苯、壬烯醛、苯乙烯、环己酮、五甲基-庚烷、十烷、2-乙基己醇、十一烷、十二烷等有害物质。结论手术烟雾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部分物质超过环保标准值,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需要全方位防护措施。
简介:随着生命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形成了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的系统毒理学,赋予法医毒物学新的研究平台,使之从研究思路、方法和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综述了组学技术及其在法医毒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组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亟待突破的方法标准化.组学数据库和多组学信息集成等关键问题,提出法医毒物学研究,应更加注重人群研究和应用价值.系统毒理学有望在探索毒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毒物代谢规律之间的关系、阐明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和机制、寻找中毒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确定毒性剂量阈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是法医毒物学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急诊科中毒物摄入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20名中毒物摄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两组均接受了常规急诊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个性化护理计划、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研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和36项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记录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疗效评分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科中毒物摄入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发现强调了个性化护理和心理支持在急诊护理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