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方法 156例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每组 52例。第一组予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第二组予以气管插管通气法,第三组予以气囊面罩通气法,对比分析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结果 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 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目前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最理想的心肺复苏程序是气囊 -面罩通气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肺复苏程序;院前急救;心搏骤停 入院治疗前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大都是情况危急,予以复苏程序抢救前大部分患者已进展为生物死亡时期。特别是老年患者, 由于身体机能较为衰弱,心搏骤停所导致的死亡率要显著比年轻患者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选取 2013 年 8月~ 2015 年 10月收治的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 1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8月~ 2015 年 10月收治的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 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存在突然意识缺失、脉搏消失等。将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 每组 52例。第一组患者中男 33例,女 19例,年龄 55~ 80岁,平均年龄( 68.5±3.8)岁;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2例, 重度颅脑损伤 12例,高处坠落 20例,其余 8例。第二组患者中男 35例,女 17例, 年龄 53~ 80岁,平均年龄( 67.6±4.1)岁;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0例,重度颅脑损伤 13例, 高处坠落 22例,其余 7例。第三组患者中男 34例,女 18例,年龄 56~ 82岁,平均年龄( 69.2±4.3)岁; 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1例,重度颅脑损伤 13例,高处坠落 21例,其余 7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心搏骤停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肺复苏方法 第一组患者因为条件限制,实施口对口人工呼气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至少 100次 /min的按压频率,深度至少 50mm,按压和放松比为 1: 1;再依据 30: 2的比例进行口对口呼吸法,按压更换为吹气时需要停止按压心脏,约为 10 s。第二组患者通过与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后,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同于第一组;气管插管通气过程中,亦需停止心脏按压,约为 10 s。第三组患者实施气囊 -面罩通气法,按压操作同于第一组,再利用气囊 -面罩通气法予以通气换气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以及死亡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 结果 第一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10.3±3.7) min;自主循环恢复 6例( 11.54%);死亡 46例,死亡率为 88.46%。第二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13.3±3.9) min;自主循环恢复 13例( 25.00%);死亡 39例,死亡率为 75.00%。第三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7.7±3.9) min;自主循环恢复 19例( 36.54%);死亡 33例,死亡率为 63.46%。三组心肺复苏情况对比: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 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要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 讨论 心搏骤停是心脏由于多种急性因素突然失去有效的排血功能而导致循环与呼吸停顿的一种临床死亡状态,如果是老年人发生心搏骤停,则具有极高死亡率。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程序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搏骤停状况通常是在院外环境,或是在马路等特殊环境中发生, 其抢救时间非常宝贵,患者的生死存亡受到抢救时间的影响,医护人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和现场其余施救者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脏复苏程序。 现阶段主要的心肺复苏通气方法有三种,即气管插管通气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及气囊 -面罩通气法,其中最为传统也最简易的方式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而最常规的方式是气管插管通气法。但是在实际抢救情况中,因为插管过程相对复杂, 处理较为困难,使得复苏成功率显著降低。实施气囊 -面罩通气法具有技术要求低以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该方式是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最佳心肺复苏程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心肺复苏情况对比,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要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充分表明,气囊面罩通气法相比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及气管插管通气法,其心肺复苏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目前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最理想心肺复苏程序是气囊 -面罩通气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院前心肺复苏影响复苏成功率的各种因素,不断完善心肺复苏的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150例心脏骤停患者,比较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50例纳入研究的样本中,男性占较大比例99例(66%),现场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仅为40%,ROSC率为32%。现场获得心肺复苏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患儿恢复、成活率及父母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纳基本护理干预,观察组接纳系统化的抢救护理干预,在实践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时长和入院时长、治疗率和致死率及其父母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救治时长和入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分钟内复苏率高过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0分钟内的恢复率和致死率并没有明显差别且观察组父母的护理满意率高过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开展系统化的抢救护理干预,在提高救治效率、患儿成活率及父母护理满意率层面的实际效果优良,非常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喉罩通气技术在急诊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收集时间2019年4月-2022年4月,急诊院前急救开展心肺复苏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通气方式的不同的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气管插管,观察组应用喉罩通气技术;2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2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通气改善情况,气道建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比较。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PO2、SpO2 ,PCO2 均有改善,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建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具有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心肺复苏中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心脏骤停患者200名,随机分为标准心肺复苏组(CPR-S组)和高级心肺复苏组(CPR-A组),每组100名患者。CPR-S组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操作,CPR-A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观察指标包括心脏骤停至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生理指标、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内生存率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CPR-A组在心脏骤停至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Down time)上显著低于CPR-S组(3.9分钟 vs 4.6分钟,P<0.01)。CPR-A组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均优于CPR-S组。CPR-A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72% vs 54%,P<0.01)、24小时内生存率(68% vs 46%,P<0.01)均显著高于CPR-S组。CPR-A组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CPC评分)也明显优于CPR-S组(2.3±0.7 vs 2.9±0.8,P<0.01)。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高级心肺复苏措施能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心肺复苏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对抢救结果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 90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 45例对照组、 45例观察组,将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抢救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情况、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5);观察组动脉压、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 0. 05);观察组胸部不适、抽搐、反应迟钝、记忆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5)。
简介:心搏骤停在院前急救中是常见急救之一,及时有效地现场心肺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急诊科成立院前急救中心后,为了在救护车这一空间狭小及医务人员有限的环境下给心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提高抢救成功率,引进了的新型的尤创自动心肺复苏系统(AutopulseTMMODEI.100型),该系统配合车载呼吸机(Dager2000型)装备在救护车上能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简介:《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简称《2010指南》于2010年10月在线发表于《循环》期刊。由美国心脏协会出版的简体中文版《2010指南》摘要是对《2010指南》一些重要问题和变更的总结。解读《2010指南》摘要旨在协助更多的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人员)能够简捷明快地熟悉并接受《2010指南》中的新建议,以提高施救水平。《2010指南》摘要中总结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所有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方面的问题。《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简称《2005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2005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尽管在实施《2005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各个急救系统(EMS)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3)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2010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