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心跳骤停的院前急救的抢救与转运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抽取2011-2012年这一段时间里我院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抢救与转运案例98例,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这98例案例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抢救与转运措施与患者发病的原因、年龄、时间、地点等因素有关。结论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对其实施及时的抢救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呼吸 心跳骤停 院前急救 抢救与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诊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急诊CPR成功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及院前2012-2015年125例心搏、呼吸骤停的成年患者需紧急实施CPR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有无呼吸或心搏即将骤停(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分为早期干预组(79例)及常规组(46例),同时通过对125例患者在CPR过程中实施气管插管与面罩建立有效通气、电除颤复苏情况、心搏骤停后得到复苏时间及临床疗效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复苏成功在早期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50.6%比19.7%,P<0.01).结论加强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搏骤停的早期信号,及早进行心肺复苏,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选择适当的ABCD顺序将有助于提高CPR成功.关键词心肺复苏;插管时机;成功;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9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旨在提高院前急救中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到呼救电话后,即行出车进行现场急救任务的532例心搏骤停患者,心搏停止时间均小于25min计算之列,分为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并现场实施了CPR,对比分析成功与失败病例的原因作对比较。结果: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共421例,发生在户外或者小区,其抢救成功占72%,在家里占25%,其余3%;成功组与失败组分别为,急救中心响应时间(5.2±2.3min、12.6±4.6 min),心肺复苏开始时间13.4±1.2min、以及目击者的参与度(52%、3.8%),除颤实施时间(6.5±3.2min、15.9±6.8min)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反应时间,合理布局120急救中心在各城市和乡村的位置,缩短急救半径,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急救复苏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即时抢救等成为影响复苏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 复苏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因素对院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的影响,为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486例,按照CPR成功与否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和心肺复苏失败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肺复苏成功组44例(9.1%),心肺复苏失败组442例(90.9%),年龄、发病原因、群众性CPR、心脏骤停时间、是否可除颤心率、是否高级生命支持是影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的因素较为复杂,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也与急救半径的长短、急救流程的完善、社会急救知识的普及关系密切,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需要急救人员的不懈努力。

  • 标签: 院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与除颤时间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中及早使用电除颤时间窗与复苏成功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在心肺复苏中恢复自主呼吸与循环的46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及早使用电除颤与复苏成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除颤开始的时间距心脏骤停发作越短复苏成功越高。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尽早实施电除颤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

  • 标签: 心肺复苏 除颤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心肺复苏院前抢救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提高抢救成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心脏骤停原因、开始复苏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抢救成功的影响。结果47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8例,失败39例,抢救成功为17.02%。结论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的影响因素包括心脏骤停原因、开始抢救时间以及早期除颤。除此之外,必须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并及时、科学合理的使用复苏类药物,以此提升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

  • 标签: 心肺复苏 早期抢救 早期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对医院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84例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流程抢救组选择常规流程,规范抢救流程组选择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分析成功复苏时间、除颤的平均时间、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抢救成功。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规范抢救流程组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优于常规流程抢救组,P<0.05。规范抢救流程组成功复苏时间、除颤的平均时间、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短于常规流程抢救组,P<0.05,规范抢救流程组抢救成功高于常规流程抢救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患者实施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 医院抢救成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理解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要点,规范院前急救中针对海水淹溺患者医护心肺复苏流程,强调医护默契配合,使淹溺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方法结合院前抢救医护人员少,携带仪器有限等情况,制定心肺复苏流程,医护配合演练,达到熟练掌握,准确实施的目的。结论医护熟练配合,抢救工作有序开展,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

  • 标签: 院前急救 海水淹溺 心肺复苏流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目的:研究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心脏电击除颤的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方法:将178例心脏骤停(CA)病人随机分为时机选择复苏组90例(A组)和常规复苏组88例(B组),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结果:A组CPR成功48.9%明显高于B组成功的19.3%,P<0.05.结论: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心脏电击除颤需根据CA的不同病因及现场情形进行选择.

  • 标签: 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 电击除颤 时机选择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院前心肺复苏影响复苏成功的各种因素,不断完善心肺复苏的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150例心脏骤停患者,比较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50例纳入研究的样本中,男性占较大比例99例(66%),现场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仅为40%,ROSC率为32%。现场获得心肺复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质量。方法:选取70例急诊科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分组依据为抛币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复苏时间、预后情况等指标,分析优化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优化急诊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护理组,复苏时间也明显缩短。同时,优化急诊护理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显著优于常规急诊护理组,包括生存率、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成功,缩短复苏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建议急诊科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优化急诊护理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效果。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抢救成功率 生存率 预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职化院前急救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市急救中心收治的36例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专职化院前急救,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专职化院前急救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80%的患者呼救-达到现场时间<10min,仅有2例患者的呼救-达到现场时间>30min,而心肺复苏成功为83.33%。结论采用专职化院前急救可大大缩短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专职化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影响院前及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9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救治,分别观察和统计入组病例不同心肺复苏时段下的复苏成功、有无电除颤的复苏成功、插管以及有无目击者参与救治对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入组89例心肺复苏病例中,16例心肺复苏成功,占18.0%,其中窦性心律恢复用时最短为3min,最长为30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最短为30min,最长为36h。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越早,复苏成功越高,二者呈正相关(P<0.05);有电除颤组以及有目击者参与救治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明显高于无电除颤组和无目击者参与的患者(P<0.05);插管耗时越短,复苏成功越高(P<0.05)。结论开始心肺复苏救治的时间、有无应用电除颤救治、气管插管用时、有无目击者参与救治均是影响心搏呼吸骤停院前急诊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建议急诊救护人员合理应用电除颤手段,早期实施气管插管,及时改善患者脑部供氧状态;同时还应开展心肺复苏知识的宣教活动,普及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技术,以提高急诊科院前急救工作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搏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急诊抢救成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升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入住ICU的心肺骤停患者,观察并比较复苏成功患者(复苏成功组)和失败患者(复苏失败组)在基础疾病、性别年龄、心脏骤停原因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治疗时所用肾上腺素剂量、是否机械通气及心脏骤停时间方面进行整理与总结,探讨这些因素对心脏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复苏成功组与复苏失败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等方面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复苏成功组心脏骤停后3分钟内抢救的患者例数比例、肾上腺素使用大剂量以及采用机械通气都是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独立因素。复苏成功组明显优于复苏失败组(P<0.05)。结论肾上腺素剂量、是否机械通气及心脏骤停时间这三方面的因素在治疗上直接影响着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ICU心脏骤停患者 心肺复苏成功率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气管插管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2022年5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气管插管(由120急救医师于急救现场进行),对照组患者采用及时气管插管(到达医院急诊室后由医师进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成功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1周存活率、窦性心律恢复率和复苏成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和气道开放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气管插管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有显著影响。早期气管插管可缩短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心肺复苏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急诊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

  • 标签: 气管插管 不同时机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院前急救人员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对128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院前急救人员插管组(A组)和院内医护人员气管插管组(B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与出院成活率,比较院前插管与院内插管的疗效。结果院前插管组患者的复苏成功为43.6%,存活率为34.8%,院内插管组患者的复苏成功为10.4%,存活率为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急救人员实施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

  • 标签: 院前急救人员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