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16、CDK4和cyclinD1等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6例子宫颈癌及10例正常子宫宫颈组织的临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p16、CDK4和cyclinDl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6例子宫颈癌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2.8%,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宫颈组织的表达(P<0.05)。子宫颈癌中CDK4和cyclinDl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16表达与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p16/CDK4/CyclinD1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和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16的表达量可作为子宫颈癌淋巴转移的判断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对宫颈组织TRAIL死亡受体(DR4、DR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鳞癌IB2期14例、IIA2期8例,在DSA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顺铂100mg,每侧动脉各50mg,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化疗前及化疗3周后宫颈癌组织中TRAIL死亡受体(DR4、DR5)表达。观察宫颈癌局部肿块在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后局部肿块面积缩小,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宫颈癌组织中DR4、DR5的表达量增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DR4、DR5的表达量与局部肿块面积变化无相关性。结论新辅助化疗能使肿瘤明显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提高宫颈癌组织TRAIL死亡受体(DR4、DR5)的表达,使TRAIL与化疗有协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84例宫颈癌、262例宫颈良性病变和3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宫颈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查,比较三组被检者感染率。结果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从高到低为宫颈癌患者(89.29%)、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3.28%)和健康对照组(0.67%),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宫颈癌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社区妇女子宫颈癌基本知识、态度、行为及三者关系。方法采用子宫颈癌基本知识、态度、行为问卷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30~60岁妇女共264人。结果妇女对人乳头瘤样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必要病因知晓率为26.1%;早期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知晓率为1.6%~33.7%;只有19.7%妇女5年内曾进行过子宫颈癌早期筛检;子宫颈癌基本知识、态度、行为呈正相关(r为0.475、0.532),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为0.138)。结论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社区妇女对子宫颈癌基本知识知晓率低,行为实施率低,应通过社区对广大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的一、二级预防教育,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子宫颈癌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诊疗,从而提高子宫颈癌早期发现率及早期治疗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产妇产后大出血患者,明确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产褥感染、子宫收缩乏力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结果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清宫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0%,没有1例出现死亡、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应对高危因素进行对症预防和控制,采用清宫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并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相应的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因素继发慢性肾病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高危因素继发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均给予常规诊护。对照组仅在出院时给予用药、生活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长期随访进行护理干预指导,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合理用药等治疗依从性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等高危因素控制情况及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高危因素对慢性肾病的影响,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为及早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胰岛素(FINS)等检测数据与同年龄段随机抽取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NDN)40例的检测数据,两组间各项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DN组病程、BMI、MAP、FPG、2hPG、HbA1c、TG、SUA、Scr、BuN、FINS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尽早干预,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79例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案。方法对79例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复旧不良43例,产褥感染12例,胎盘、胎膜残留导致出血的有1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4例,均为二次剖宫产术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10例。结论及时发现和识别晚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加以预防和积极处理,加强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的宣教是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高危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统计学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4年9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97例临床、病理资料,探究预后相关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FIGO病理分期、肿瘤浸润程度、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宫颈附件浸润、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除范围均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密切相关;且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病理分期、肿瘤浸润程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除范围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预后与多种高危因素相关;临床应当根据病人病情差异,系统评价预后相关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67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高危因素及预后。结果在同期住院新生儿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为10.9%,其发病高危因素以感染为首位,占47.8%,窒息占29.9%,溶血占17.9%。80.6%病人不用特殊治疗,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血小板回升正常,仅19.4%需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特殊治疗,本组病例治愈率94.0%,死亡率6.0%,均死于原发病或肺出血。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高危因素是感染、窒息、溶血,预后良好,重点在于原发病的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有关的因素(性别、年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筛选,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各单因素对冠脉病变的独立影响。结果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冠脉病变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密切相关(P<0.05),而与血小板、血沉、血浆白蛋白无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和CRP值是川崎病冠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男性、年龄≤3岁、高CRP水平是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