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评价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在干部病房老年病人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干部病房老年病人,运用抽签法为病人分组,参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运用评价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分析两组病人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观察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父亲参与式护理在提升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间在我院产科出生后转新生儿科住院的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新生儿则接受父亲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母乳喂养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的体重、身长和头围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父亲参与式护理可有效提升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效率,并有助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的提升,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采取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IS)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基础上联合急诊优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中急诊救治时间(就诊时间、完善检查时间、溶栓治疗时间等),术后3个月对病人随访,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致残发生概率和再次入院率。结果:进行急诊优化护理干预的病人,观察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各项内容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率及致残率结果显示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优化护理干预手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于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降低疾病致残率、降低再入院率有很好的影响作用,有效改善患者救治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对于泌尿造口患者护理中并发症规避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入的泌尿造口病人中择取20例进行研究,在双盲法的运用中完成小组分设的工作,每个小组均纳入10例患者。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为干预组提供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比较双方在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造口患者在无缝链接式护理干预下,在术后得到悉心与周到的照护,拥有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造口自我护理的工作,出现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概率变低,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有较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多元式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分析对实际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患者,将全部患者结合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确保各组的人数均为34例。对照组的护理手段为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手段则是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具体比较指标如下:遵医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患者来说,采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基本作用就是使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随之改善,还可以提高遵医依从率,保障后续护理活动顺利开展,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缩短其术后康复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创伤患者认知评价和认知加工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认知评价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336例意外创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PTG)总分(58.74 ± 13.53)分;目的性反刍总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578、0.439,P<0.01);侵入性反刍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负相关(r=-0.144,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0.492,P<0.01)。积极认知评价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42,占总效应的13%。结论社会支持不仅可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还可通过积极认知评价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伤后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创伤患者认知评价和认知加工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认知评价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336例意外创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PTG)总分(58.74 ± 13.53)分;目的性反刍总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578、0.439,P<0.01);侵入性反刍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负相关(r=-0.144,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0.492,P<0.01)。积极认知评价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42,占总效应的13%。结论社会支持不仅可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还可通过积极认知评价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伤后成长。
简介: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本刊已经满6岁了。回想与《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分刊伊始,初入此行的我们,在满腔热情中惶惶然捧出第1本《中华烧伤杂志》,盼望着紫罗兰能从此绽放,成为她永久的标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