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5T磁共振对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薄层扫描,探讨MR在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术前MR检查,将手术所见、手术记录与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节前损伤患者11例,节后损伤患者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了锁骨上、下丛神经探查术,其中节前损伤患者探查的34条神经根中有28条神经根受损,MR检出26条,节后损伤患者探查的23条神经束中有19条神经束受损,MR显示存在损伤的有16条,准确度分别为94.1%、86.9%。丛神经节前损伤征象椎管内神经根消失(或僵直、迂曲、不连续)、假性脊膜膨出、脊髓变形、移位、脊髓损伤等。节后损伤征象正常表现型、神经变性水肿型、神经瘢痕纤维化型、神经断裂型、神经根性撕脱型和混合型。结论MRI能对丛损伤比较全面的显示并能对节前、节后损伤做出准确诊断,可以作为丛神经损伤的首选检

  • 标签: 磁共振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报道1例桡侧瘙痒症,并回顾文献,学习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变化及治疗,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桡侧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预后,并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老年男性患者,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前臂瘙痒,夜间较重,不能忍受。皮肤科情况:双前臂外侧散在暗红色粟粒大小坚实丘疹,大片褐色色素沉着。患者既往颈椎病多年,颈椎X光片示颈椎退变,C5-C6椎间隙狭窄。颈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示C3-C7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以C5-C6为著。诊断:桡侧瘙痒症。治疗:0.1%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软膏)2次/d外用。2周后瘙痒明显减轻,1个月后皮疹消失,无瘙痒感,停药,3个月随访暂无复发。结论桡侧瘙痒症发病可能与颈椎退变相关,治疗可选择外用他克莫司软膏。

  • 标签: 臂桡侧瘙痒症 颈椎病 他克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丛神经损伤造成医疗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对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进行经验总结,并制定防范对策,以期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神经损伤 原因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后,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996~2006十年间发生10例丛神经损伤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儿中有5例分娩前发现巨大儿,有3例未发现巨大儿(产后发现),经对症治疗后,7例生后第5天开始不同程度恢复,2~3月恢复正常,1例2月后仍有麻痹,2例随访问半年仍未恢复。结论新生儿丛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为难产或阴道手术助产,其预后与损伤类型、损伤的轻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丛神经损伤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应重视产前巨大胎儿的诊断及臀位的处理减少肩难产的发生率和正确掌握臀位阴道产的适应症及分娩机转,对减少新生儿丛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巨大儿难产阴道手术助产预后
  • 简介: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局部镇痛完全、术中患者意识清醒、并发症少等优点。传统的丛神经阻滞是采用盲探式操作,要求患者清醒、合作,及时述说穿刺时候的异感及放射部位,其主观性较强。盲探式操作极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和戚血管内给药;而对于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或体形过于肥胖定位困难的患者,盲探式操作有一定的失败率。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B型超声引导 麻醉 应用
  • 简介:丛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最复杂的结构,在创伤中较为常见,而且致残率较高,大多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早期确诊丛神经病变是影像学研究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丛神经基础解剖结构及多种影像学的适用范围、特征进行综述,有助于丛神经损伤的术前准确的定位、定性,能更好地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臂丛神经 解剖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用于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66例拟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每组各3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异感定位,两组患者采用的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20毫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优良患者31例(阻滞麻醉成功率93.94%),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患者25例(阻滞麻醉成功率75.76%),观察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实施丛神经阻滞麻醉要更加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异感定位 臂丛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可靠性。方法由两名测量者对23名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和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踝脉搏波速度的测量。测量分为两阶段,中间间隔2周,每一阶段在同一天上午(8:30~11:00)和下午(13:30~16:00)分别进行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不同时间)踝脉搏波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0.992(P〈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924-0.992(P〈0.01);健康受试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4-0.974(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0.672-0.973(P〈0.05)。Bland-Altman图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踝脉搏波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规范的测量条件下,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的踝脉搏波速度的重复性好。

  • 标签: 臂踝脉搏波速度 可重复性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啰哌卡因用于丛阻滞麻醉的最佳浓度。方法120例ASAⅠ-Ⅱ级,35岁—50岁患者,随机分B1,B2,B3组,啰哌卡因100mg分别配置成0.33%30ml,0.5%20ml,0.75%13.3ml。在B超下行丛肌间沟注射麻醉后行上肢前臂手术,术中进行疼痛VAS分级,切皮时感觉阻滞程度评估,并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阻滞程度B2B3组明细优于B1组,疼痛VAS分级及不良反应,B3组明显优于B1组,结论前臂手术中采用啰哌卡因0.33%、0.5%、0.75%,丛肌间沟阻滞麻醉,均可以达到麻醉效果。但以0.5%啰哌卡因最为合适。

  • 标签: 啰哌卡因 臂丛阻滞麻醉 最佳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过程中保留肋间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留肋间神经,对照组患者手术不保留肋间神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上肢感觉异常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情况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上肢感觉异常率(14.0%)明显对于对照组(9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和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结论乳腺癌手术过程中保留肋间神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上肢感觉异常率,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复发转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保留 肋间臂神经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吸烟对无症状人群踝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539例健康体检者按有无吸烟分为吸烟组(n=332)和非吸烟组(n=207);吸烟组再依照吸烟时间长短、吸烟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吸烟对ABI的影响。结果吸烟组ABI值均低于同年龄段不吸烟组(P〈0.05)。按每日吸烟量分组,吸烟量大ABI值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烟龄分组,烟龄长者ABI值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吸烟指数分组,ABI测量值随吸烟指数的增大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致无症状人群ABI降低;每日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吸烟指数越高,ABI值越低。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吸烟 踝臂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影像在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所接收的25例丛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前所进行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常规冠状T1WI与STIR,病变侧斜冠位STIR、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以及扰相位梯度回波脉冲序列(3D-72*GRE)成像。结果经过分析,磁共振影响在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如下轴位T1WI与T2WI可以对丛神经椎管内段和椎间孔段进行较好的显示;冠状STIR以及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可以对丛神经干病变进行很好的显示;3D-72*GRE可以丛神经干的总体结构进行显示,包括神经干的大小、形态以及走向,都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结论磁共振影像在丛神经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对丛神经损伤进行显示,还可以对相关病理进行改变,如果进行多方位多序列检查,更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 标签: 磁共振影像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干 检查成像
  • 简介:目的:为椎管外丛神经根切断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计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了丛手术区的层次结构。丛神经根的毗邻关系。结果:丛神经根C5、6、7、8、T1依次高出锁骨上4.4±0.8cm、3.5±0.7cm、2.3±0.6cm、1.5±0.7cm和0.7±0.6cm。C5、6合干部位多在前斜角肌外侧缘,C7为单干,C8、T1合干被前斜角肌掩盖。皮肤至神经根深度分别为C52.5±0.5cm、C62.7±0.5cm、C83.2±0.6cm、C83.6±0.6cm和T13.2±1.5cm。膈神经经前斜角肌表面外上斜向内下。C8、T1与胸膜顶关系密切。结论:椎管外单根神经根切断术,方法简便、安全、刨伤小,具有可行性。

  • 标签: 椎管外臂丛神经根切断术 解剖学 痉挛性脑瘫 膈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定位行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拟在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行腋路、肌间沟联合丛神经阻滞: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丛神经阻滞。阻滞后30min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对2组患者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0.1±2.8)min和(12.9±1.8)min,Ⅱ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5±2.7)min和(14.6±2.2)min,I组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5)。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联合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更高.阻滞实施更快。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 神经阻滞
  • 简介:肩周炎,又称冻结肩、露肩风、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2月,采用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治疗肩周炎9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法治疗 臂丛神经 肩周炎 滞下 粘连性肩关节炎 肩关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小儿上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及急诊小儿上肢手术335例,经肌注氯胺酮(5mg/kg)基础麻醉,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按利多卡因总量4mg/kg,左布比卡因1mg/kg,配成容量为0.8—1ml/kg,用7号针头采用肌间沟法单次注药。结果全组335例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基础加丛神经阻滞是小儿上肢手术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 标签: 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儿童 上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