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儿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智力低下、癫痫、发育迟缓等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缩短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19例,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血管造影58例,介入治疗61例,分析其并发症情况以及处理结果。结果造影组并发症共发生1.72%(1/58)明显低于介入组并发症发生6.56%(4/6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VD,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14日至2017年8月1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随机抽签),分别采用西医(对照组)以及西医联合中医(观察组)护理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愈合效率分别为62.50%与37.50%,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75%与68.75%,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预后效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射液24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眩晕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较治疗前得到改善39例(95.12%),多于对照组的16例(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进行治疗,起效快,且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眩晕症状,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添加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观察组总有效人数为39例(90.70%),明显多于对照组27例(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每搏输出量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呼吸困难、水肿、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闷胀感等临床症状出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改善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病症,增强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射液24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眩晕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较治疗前得到改善39例(95.12%),多于对照组的16例(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进行治疗,起效快,且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眩晕症状,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具体诊断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低回声斑块为主,其余多为强回声斑块。结论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等技术联合应用,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提供可靠的依据,且该方法具有价格低廉、快捷有效和连续监测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尼莫地平联合松陵血脉康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100例确定患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仅使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选择使用尼莫地平联合松龄血脉康的治疗方法,均进行为期为两周的治疗。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其经颅多普勒超声(即TCD)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松龄血脉康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比只用尼莫地平有明显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其中A组40例应用丁苯酞治疗,B组40例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C组40例则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并且C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0.05),而A、B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均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药物,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结局,但而这联合应用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动脉硬化性狭窄部位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资料12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病人800例,无狭窄组病人400例,询问病人的病史情况,为病人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狭窄组病人一共存在1630处狭窄血管,其中颅内段血管狭窄一共500条,MCA狭窄几率最高,根据研究显示,吸烟、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大于50岁、低HDL-C等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产生颅外段血管狭窄的几率十分高,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和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以及LDL-C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应用神经节苷酯与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收治时间为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占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比组间疗效,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NBNA神经测定,出生3d后,两组NBNA评分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出生15d、30d后,对比两组NBNA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节苷酯与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效果优良,能够帮助患儿减轻后遗症,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为日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4名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情况。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黛力新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98例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他司汀片,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黛力新,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黛力新治疗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探究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到2017年到我院进行诊治的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脑蛋白水解物,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CT值和NBNA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CT值和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12日至2017年5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NOX2(0.32±0.02)、ROS(516.39±15.42)U/ml、NO(80.41±2.63)umol/L、LDH(265.48±15.81)U/L、AST(30.69±2.54)U/L、CK(1.69±0.48)U/ml、cTnI(345.15±15.69)pg/ml、总有效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效果显著,能够保护患儿心肌受损,改善患儿氧化应激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ogo-66受体特异性小干扰RN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大鼠HIBD模型60只,分析大鼠的逃生时间等。结果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而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相比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HIBD组的大鼠逃生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大鼠逃生时间明显短于HIBD组和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合成特异性的siRNA能够对新生大鼠的脑组织NgR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大鼠神经的再生,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组,包含TIA组(例)和脑梗死组(例)。然后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TIA组;血清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r=0.318,P=0.000)。结论血清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有利于在临床中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