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放射治疗肝癌的患者,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其摆位误差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本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予以选取,以体位固定技术的差异为根据进行分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对所纳入的患者实施大体罩+真空垫固定技术,观察组对所纳入的患者实施简易腹部加压装置,并对两组患者实施4D-CT增强定位扫描,对两组三维方向上(头脚、左右、前后)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展开观察和对比。结果:(1)经对两组摆位X轴误差展开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经对观察组CBCT引导下分次间摆位Y轴、Z轴误差和平均误差展开评价,评价结果与对照组评估结果比较,前者各指标数据较小(P<0.05)。(2)经对观察组治疗过程剂量学参数展开评价,评价结果与对照组评估结果比较,前者治疗过程剂量学各指标参数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来说,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会对摆位误差产生直接影响,而简易腹部加压装置操作方便、重复性好,可大幅缩小放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继而避免过度照射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癌中上段患者颈胸膜、头颈肩膜、体膜固定下摆位误差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胸膜组、头颈肩膜和体膜组三种放射疗法固定模式,每组病例各30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同样CBCT进行扫描,匹配患者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验证摆位误差同时记下摆位时间。每例患者每周验证1次,比较三组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三组病例摆位误差比较显示,x轴方向:颈胸膜组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摆位误差最大。y轴方向:颈胸膜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最大。z轴方向:颈胸膜组摆位误差最小,体膜组摆位误差最大。颈胸膜组与体膜组比较:x轴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临床血液检验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对减少血液检验误差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9年1月-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对女性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结合术后全乳放疗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生存,已被临床广泛认可。进入精确放疗时代,越来越多的图像引导技术应用于临床,为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采用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位置监测并进行在线位置修正,已成为提高放疗位置精准度的常用技术手段。目前图像引导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千伏平面影像系统、锥形束CT(系统、扇形束CT系统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等,不同设备的成像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就目前本科室应用的2种图像引导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冀在寻求一种在保障治疗摆位精确性的同时能有较高的时间效率优势的图像引导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方式对其放疗摆位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9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分组,设定其中45例患者为A组采用KV-KV位置验证方式,其余45例患者作为B组采用三维锥体束CT位置验证方式,比较两组的摆位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水平摆位误差,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影像采集时间以及验证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方式的摆位误差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KV-KV位置验证方式可以更快完成影像采集,从而有效减少验证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验证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摆位方式对放射治疗的颈段食管癌患者摆位误差影响。方法:根据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64例颈段食管癌患者为两组。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来我院检验科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人,另外选择健康志愿者40人作为第四组,分别采血后,在不同采集顺序、采血剂量、样本送检时间、保存温度、采血时束臂压力等条件下测定结果,并对比。结果:PT、APTT测定值在采血顺序、保存温度、检测时间、不同束臂压力、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情况下,组间对比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APTT受到采血相关因素的影响,必须做好样本采集、运送、保存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