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使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分别对起病<2小时(30例)与起病2到3小时(20例)实施常规加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小时组(30例)的再通成功数共有20例,再通成功率为66.67%。而2小时~3小时组(20例)的再通成功数共有6例,再通成功率为30.00%。冠脉溶栓再通成功共26例,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2小时组(66.67%)对比2小时-3小时组(30.00%),再通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使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通过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资料6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阿司匹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完全STR患者占总数的64.71%,对照组为44.12%,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没有显著STR患者占总数的8.82%,对照组为23.5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通过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尿激酶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控制率;患肢周径正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周径正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30例结核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可显著提高结核性胸膜腔积液(包裹性)患者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一次静滴联合纤溶酶静滴与小剂量尿激酶分次静注联合纤溶酶静滴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999年11月至2005年11月6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四组,大剂量尿激酶组(A组)、小剂量尿激酶组(B组)、纤溶酶组(C组)和对照组(D组)。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A组高于B组、C组和D组(P<0.01),B组高于C组和D组比较(P<0.01),C组与D组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一次静滴联合纤溶酶静滴与小剂量尿激酶分次静注联合纤溶酶静滴抢救缺血半暗区脑组织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均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同时,在发病6小时内应用大剂量尿激酶与纤溶酶联合静滴,疗效更佳而且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开放组(开颅手术)和微创组(尿激酶联合YL-1型穿刺针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等。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再出血率6.67%与开放组的再出血率10.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d,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5d,微创组的NIHS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YL-1型穿刺针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修复,缩短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尿激酶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2~2015.3这一时间段来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一共2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一共有10例、对照组一共有10例,对照组为血栓形成时间为2天以上,使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为血栓形成时间为2天以内,使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20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2天以内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用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提倡临床医生针对该病采用此项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栓塞行溶栓治疗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尿激酶组25例,rt-PA组2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发生出血情况。结果尿激酶组溶栓有效率为83.1%,rt-PA溶栓有效率为88.2%,两组溶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激酶组有1例发生脑出血而死亡。结论rt-PA与尿激酶比较在治疗效果上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出血不良反应方面有差异,rt-PA较尿激酶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对核转录因子c-jun磷酸化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复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盐酸法舒地尔组,缺血前30分钟腹腔给药,选择c-jun磷酸化高峰的时间点,即缺血/复灌6小时断头、取海马CA1区、匀浆、提核、测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jun磷酸化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盐酸法舒地尔组c-jun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缺血/复灌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缺血/复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这一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抑制大鼠缺血/复灌诱导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梗塞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再通率为94.87%,对照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再通率为56.41%,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主要包括2例消化道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为3例消化道出血,3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7%,数据对比发现,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例数为0(0%),对照组2例死亡(5.12%),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血管再通率,且在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