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为评价心电图在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治疗的2013年1月—2020年1月间治疗的的50名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对比分析患者与正常人群的12导联心电图的差异,对比研究患者心电图特点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 T 波倒置、P波增宽、ST-T 段压低、QRS 波群时间延长例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胸痛和气短、心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T 波倒置、ST-T 段压低和QRS 波群时间延长最多见,心电图改变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重要临床辅助诊断依据,且与患者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心电图   肥厚性心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择我院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采取心脏磁共振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此次诊断中,检出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9例、非对称型肥厚型心肌病39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例。结论:相比于传统诊断方式,采取心脏磁共振可以清晰呈现患者心脏解剖结构,不光完整评估心脏大小,同时能对病变程度以及流出道的梗阻程度做准确诊断,且在应用过程中安全方便,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深得医患认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肥厚型心肌病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肌梗死2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89个病人中,有10个病人伴有心肌梗死,占3.46%。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急性期易发生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ST-T变化、心包受累等,且与病程密切相关。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伴昏迷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 30例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测试组 15例,针对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 15例,按常规护理出现症状时给予护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多于测试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降低了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延长了生命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颅脑损伤 昏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次观察旨在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共选取100名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50名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50名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周,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良反应等。观察结果显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该治疗方案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有效选择。

  • 标签: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高血压
  • 简介:摘要:本次观察旨在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共选取100名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50名接受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50名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周,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良反应等。观察结果显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该治疗方案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有效选择。

  • 标签: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诊疗中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儿内科 肾脏组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259 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开展肺炎支原体 DNA 、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测,并就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支原体感染者 139 例,未感染者 120 例,其中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单纯肾小管功能损害、单纯肾小球功能损害、混合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儿( P < 0.05 )。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诊疗中须予以关注。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有效价值。方法:随机挑选 100例于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老年病患,将其以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仅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患经过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研究组病患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 P< 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病患在治疗时实施循证护理可更好的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循证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 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 34例,其中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得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的价值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为了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及作用,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每组中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接诊,但接诊方案不同,分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接诊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接诊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诊断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时间、抢救时间分别为(4.77±2.86)min、(51.66±10.17)min相对于对照组(10.48±3.55)min、(88.37±14.16)min较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78±3.19)d相对于观察组(7.46±2.16)d较长,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相对于对照组(8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分别是(7.50%)、(25.0%),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较高,从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绿色通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应用 综合护理 的措施和效果 。 方法:此次实验的主要对象为:本院在 201 8 年 2 月至 20 1 8 年 12 月间 收治的 30 例 病毒性心肌炎 患者,遵循随机自愿原则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15 ,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综合护理方案。对比其病毒性心肌炎症状评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 在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毒性心肌炎症状评分为:实验组( 2.3±0.5 )分,对照组( 4.7±1.2 )分, 结果呈现于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对其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改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的健康状态和情绪状态。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健康状态调查表(SF-36)的调查,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F-36中各项目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状态,促进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 护理效果 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采取倍他乐克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接收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抽取 2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0名患者。让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的干预,在此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对实验 2组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 1组相比,实验 2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各 项指标情况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来讲,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各项身体机能的恢复,价值大,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倍他乐克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IM)诊疗中采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至 2018年 7月收治的 AMI患者 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循证护理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 )各 25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6.00%、术后下床时间 (5.55±2.18)h、术后住院时间 (6.75±0.63)d均优于对照组 76.00%、 (8.33±2.56)h、 (9.52±1.19)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MI患者诊疗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急性心肌梗塞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行以急诊护理程序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收集6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奇偶排列方式,将其中30例设立为实验组,剩余均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原有护理方式基础上予以急诊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态度、质量、人文情怀等各个维度的变化。结果: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各项维度评分变化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治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方法:抽取8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资料,根据发生时间科学制定护理措施。结果:83例患者中,T2、T3发生率较高,其中T0发生率较低,患者总满意度95.1%。结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时间,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具有较高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发生时间 循证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6年2月-2020年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6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干预措施及预后。方法:分别采集20例既往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后采取早期干预。结果:经过早期干预后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都有较好的改善。结论: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干预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护士应该对有此症状的患者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使患者有良好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胃肠外科术后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其中34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命名为对照组,其余34例接受优质护理的命名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