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探针溶解曲线法在老年肺结核患者耐药性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老年肺结核患者痰标本55份,经菌种鉴定分离133株(例)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PCR探针溶解曲线法、表型药敏试验,分析对利福平、异烟肼、喹诺酮、卡那霉素的耐药性。对比PCR探针溶解曲线法、表型药敏试验两种检测方法耐药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评价。结果 PCR探针溶解曲线法、表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利福平、异烟肼、喹诺酮、卡那霉素中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6、0.81、0.84、0.80。结论 PCR探针溶解曲线法在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基本与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用荧光染色光学法纠正在血常规检测中出现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EDTA-PTCP)的现象 方法 :对我院2022年出现的32例EDTA-PTCP病例进行分析,用EDTA-K2抗凝剂光学法(PLT-O)、EDTA-K2抗凝剂电阻抗法(PLT-I)、枸橼酸钠抗凝剂法、手工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前三种方法均结合推片染色进行分析。以手工法为标准评价其他三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EDTA-K2抗凝剂电阻抗法(PLT-I)与手工法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血小板结果乘以1.1与手工法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枸橼酸钠抗凝剂法偶尔会出现多抗凝剂诱导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现象。结论:荧光染色光学法PLT-O检测能较快速、准确、简便的纠正EDTA-PTCP的现象。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荧光标记法的集束化消毒措施,观察终末消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的终末消毒为研究对象。梳理终末消毒监测数据和消毒措施落实情况。采用荧光标记法监测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对干预前对照组采取集束化消毒措施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干预前发现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比较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有323 个漏点,干预后观察组下降至23个漏点,对照组荧光标记位点清除率为50.3%;实施集束化消毒措施干预后,荧光标记点位清除率逐渐提升,2024年1月达93 %,干预后对终末消毒物品的科学分类管理、消毒方法的正确选择、消毒剂的规范使用、高频接触点、职业防护、洁具管理及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整体提高(P<0.05)。结论 应用基于荧光标记法的集束化消毒措施可有效提高终末消毒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法与抗酸染色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高危疑似结核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法与抗酸染色法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探讨两种检测方式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法的诊断灵敏度与准确率都比抗酸染色法高(P<0.05)。结论:在结核病的诊断当中,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法的诊断效能更高,其诊断灵敏度与准确率都比较高,相比于抗酸染色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底荧光素钠造影联合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荧光素钠造影、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一诊断与联合检查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显示,诊断结果为阳性53例,阴性27例。眼底荧光素钠造影结果显示,阳性50例,阴性30例。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显示,阳性52例,阴性28例。联合诊断显示,阳性54例,阴性27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眼底荧光素钠造影、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单一诊断(P<0.05)。结论:采用眼底荧光素钠造影联合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该疾病治疗的临床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循环脱氧核酸(cfDNA)与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手足口病的患儿3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清循环脱氧核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血清循环脱氧核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血清循环脱氧核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血清循环脱氧核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循环脱氧核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临床医生可以将血清循环脱氧核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医院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60名医院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人员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其中30例设为观察组,另外30例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人员实施PDCA循环理论管理,对对照组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人员实施常规志愿服务管理。比较两组岗位满意度(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服务内容)、患者满意度(服务主动性、服务及时性、服务指导)、志愿活动满意度(服务时间、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服务内容等岗位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务主动性、服务及时性、服务指导等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务时间、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等志愿活动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PDCA循环理论能够提高医院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管理效果,基于PDCA循环理论能够提高医院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管理效果,能有效提高岗位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志愿活动满意度,促进医院核酸点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活动稳步推进。
简介:摘要:目的:就6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辅助诊治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88例)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3年4月止于2024年4月,利用咽拭子采集实现呼吸道病原菌类型的筛查。结果:本组患儿中,BP检出11例(2.84%)、SP检出174例(44.85%)、Hi检出42例(10.82%)、ADV检出35例(9.02%)、MP检出102例(26.29%)、RSV检出24例(6.19%),合并感染62例(15.98%);受季节的影响,检出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相较于冬季,MP、BP等夏季检出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辅助诊治中,6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总精密度、检测限的影响。方法: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检验科收集的临床检测样本 60例,均采用传统 PCR技术和 Xpert HIV-1即时核酸检测,比较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Xpert HIV-1即时核酸检测符合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对总精密度、检测限的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检测中应用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总精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 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本院接收的 90例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收入本研究中,依据平行对照法分组,每组 4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 8.89%、 95.56%)比对照组( 31.11%、 80.00%)优,差异显著( 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护患关系改善,促进满意度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皮肤浅部真菌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荧光染色法、KOH湿片法以及真菌培养法进行检查,以真菌培养法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检查后,100例患者均确诊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其中荧光染色法检查阳性率为92.0%,KOH湿片法检查阳性率为79.0%,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采取荧光染色法进行检查具有更高的检测阳性率,其临床应用效果较KOH湿片法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应变率比值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开始/结束)65例(淋巴结86枚)疑似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获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后,使用应变率比值软件,测定患者淋巴结应变率比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应变率比值鉴别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86枚疑似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病理结果良性50枚、恶性36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变率比值诊断结果良性48枚、恶性38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变率比值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均较高。结论 在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变率比值鉴别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好,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糖尿病患者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系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糖尿病患者60例,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系统护理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系统护理应用于危重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应用荧光素眼底造影、光学断层成像诊断的临床差异。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02例,采取抽签分组,A组以荧光素眼底造影分析,B组开展光学断层成像,指标评估包括图像特征、其他数据。结果:A组、B组间在血管性色素上皮脱落疾病检出人数上对比无差异,P>0.05;其他疾病检出率:A组在脉络新生血管中检出较多,B组在玻璃膜疣、地图状萎缩疾病检出中检出较多,P<0.05。结论:荧光素眼底造影、光学断层成像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疾病各有优势,临床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症诊疗方案,以保证疾病的诊断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