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irtuin 1 (SIRT1)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和影响冠脉病变的因素。方法分析81例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清SIRT1水平,血运重建前进行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根据SYNTAX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SYNTAX评分(冠脉病变重度,n=38)和低SYNTAX评分(冠脉病变轻度,n=43)两组。建立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YNTAX评分的因素。结果高SYNTAX评分组患者血清SIRT1水平[379.38 (490.14) ng/L vs. 242.95 (173.85) ng/L, P<0.001]和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42.11% vs. 20.93%, P=0.039)显著高于低SYNTAX评分组患者,其余临床参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IRT1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452, P<0.01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SIRT1(ln处理后)、年龄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YNTAX评分(ln处理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djusted R2=0.330, P<0.001)。结论本研究首次探讨血清SIRT1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制订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努力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在北京市顺义区局部地区发生的新冠肺炎本地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对疫情早期报告的病例和环境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链。结果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1月16日,顺义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报告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感染来源为1例从印度尼西亚入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020年11月26日从印度尼西亚入境,11月26日至12月10日在集中观察期间5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2月10日隔离期满后到京,12月28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在入京后传播给合租房屋的租户1人,在A商场购物期间传播给该商场服装售货员1人,同时传播给在A商场购物的同一家庭3人。随后在顺义区多个点位发生续发病例,并在顺义区某工业园区引发局部暴发疫情。结论此次疫情为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提示应适当延长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并加强对入境人员的样本采集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与孕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发生风险的关系,为改进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covid-19 vaccines”“covid19”“covid 19”“vaccin*”“neonatal outcomes”“perinatal outcomes”“pregnancy outcomes”“premature birth”“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妊娠并发症”“出生结局”“围产期结局”为主要检索词,采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7日。使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的效应值,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检索到482篇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2篇英文文献,有88 682名孕妇在妊娠期接种疫苗。meta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在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增加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儿和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的发生风险,合并后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分别为0.97(0.91~1.05)、1.01(0.83~1.23)、0.92(0.77~1.10)、0.97(0.90~1.04)和0.93(0.87~1.00)。孕妇是否接种新冠疫苗两组间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后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95% CI为-18.26(-40.39~3.87) g。但结果显示孕妇在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合并后的RR(95% CI)为1.14(1.03~1.26)。此外,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可靠性较好, 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结果均表明纳入文献之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基于国外7个国家的研究提供的证据不支持孕妇在妊娠期接种新冠疫苗会增加常见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但仍需更多国内的研究为孕妇接种新冠疫苗提供安全性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疫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医方式、是否延迟就医、病情严重程度及医疗机构处置此类患者的方式有无变化。方法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入院的STEMI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其中男性74例,女性17例;年龄29~89岁,平均(60.6±13.1)岁。将患者按照深圳市确诊COVID-19患者的最早发病时间(2020年1月1日)为节点,分为无疫情组和疫情组,分析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史等基线资料,比较来院方式、发病到就诊时间(PTD)、再灌注方式、门球(D2B)时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MVD)占比、转归及住院天数等的差异。结果无疫情组患者的年龄为(57.9±12.6)岁,小于疫情组[(63.3±13.0)岁](P<0.05),而性别、基础疾病史、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PTD时间、D2B时间、来院方式、住院天数、转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疫情组患者选择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占比为95.8%,高于疫情组的62.8%,但选择溶栓的占比例却低于疫情组0%比11.6%(P<0.05)。两组中直接PCI治疗患者术前TIMI 0/1级比例、术后TIMI 3级比例以及MVD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STEMI患者的平均就诊年龄相对较大,就医方式仍以自行就医为主,未发现就医延迟和疾病危重程度升高的现象,医疗机构对STEMI的处置方式上选择溶栓治疗的比例升高,直接PCI治疗的比例下降。
简介:摘要对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诊治的4例气管憩室导致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胸部高分辨HRCT检查显示,胸廓入口处气管旁右侧后壁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囊状或柱状气体影,连续横断薄层扫描或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发现气囊与气管之间无或有一较细的管道相连,气管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通道,术后病理报告示气管憩室。经颈部沿皮纹横弧形切口顺利切除气管憩室,术后慢性咳嗽症状消退,随访2~8个月,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对嗅觉丧失、味觉丧失与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真实确诊例数变化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嗅觉味觉改变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指导意义。方法以“loss of smell”(嗅觉丧失)和“loss of taste”(味觉丧失)等相关词组为关键词,获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11日间的谷歌趋势数据,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获取自2019年12月30日以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据。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相关性检验最终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采集了80周的数据,对累计186 292 441例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新增变化趋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自WHO网站有疫情记录以来,全球范围内关于嗅觉丧失和味觉丧失的谷歌相对检索量不断升高,嗅觉丧失和味觉丧失的相对检索量在有疫情记录前分别为10.23±2.58和16.33±2.47,在有疫情记录后分别为80.25±39.81和80.45±40.04(t值分别为8.67、14.43,P值均<0.001);有疫情记录后美国和印度的嗅觉丧失、味觉丧失的谷歌相对检索量也远高于有疫情记录前(P值均<0.001)。全球、美国和印度周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例数变化趋势与嗅觉丧失的谷歌趋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76和0.82(P值均<0.001),与味觉丧失的谷歌趋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78和0.82(P值均<0.001)。在不同时间段内,嗅觉丧失和味觉丧失搜索量曲线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出现的时间均分别比每周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例数曲线的最低点和最高点早7~14 d。结论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例数与谷歌趋势中嗅觉丧失、味觉丧失等相关关键词的检索量呈显著正相关。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嗅觉味觉丧失变化趋势可提前预测新冠肺炎疫情走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转归,为疫情防控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4月2日至5月7日上海市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3舱收治的4 264例核酸筛查呈阳性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转归以及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 264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3 111例(占73.0%),轻型感染者1 153例(占27.0%)。年龄2~81岁,整体年龄中位数为45(33,55)岁;男女比例为1.37∶1。有3 305例(占77.5%)曾接种新冠疫苗,其中3 166例感染者完成2剂以上接种。感染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中无症状感染者以接受单纯中医药治疗(55.1%)和临床观察(36.8%)为主,轻型感染者以接受单纯中医药治疗(42.2%)和中西医结合治疗(30.4%)为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中位住院时间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分别为9(6,10)d和8(5,9)d,其中轻型感染者住院时间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比无症状感染者稍延长〔d:10(8,11)比9(5,10),8(6,10)比7(4,9),均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临床分型为轻型与住院时间延长相关,接受单纯中医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住院时间缩短相关(均P<0.05)。结论本轮上海地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以无症状和轻型为主,中青年感染率高,临床常见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高龄和轻型患者的住院时间较无症状感染者延长,接受中医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疫情期间眼科诊疗中常用的非接触式眼压计工作时产生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变化,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眼科医护人员的日常防护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20年2月22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纳入健康受试者30名,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分别在眼科诊室和大厅对受试者佩戴或不佩戴口罩状态下进行双眼眼压测量,并对受试者单人佩戴与不佩戴口罩状态下进行双眼眼压测量,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实时检测眼压测量室眼压计喷射时产生的PM和气溶胶密度,分析眼压测量人次与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的累积效应,对受试者单人佩戴与不佩戴口罩情况下的PM和气溶胶密度进行比较。结果非接触式眼压计工作时产生的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随着喷射次数的增加而呈波动上升趋势。30名受试者60眼分别于医疗诊室及医疗机构大厅两种环境下连续测量眼压曲线发现,PM2.5、PM10和气溶胶粒子数随眼压测量人次的增加而波动上升,呈现累积效应,且大厅的累积速度快于诊室。受试者不戴口罩时产生的PM2.5和PM10密度分别为(53.417±2.306)和(85.350±3.488)μg/m3,均高于戴口罩时的(50.567±0.862)和(80.617±1.463)μg/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19);受试者不戴口罩时产生的气溶胶密度高于戴口罩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结论非接触式眼压计喷射可产生PM和气溶胶,且随喷射次数的增加呈波动上升趋势,有累积效应,空气不够流通的大厅气溶胶密度更高;被测试者不戴口罩时产生的PM和气溶胶密度较戴口罩时增多。
简介:摘要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和就诊原因,但咳嗽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不是临床诊断的终点,应该是也只能是其病因诊断的起点。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是国内首部儿童咳嗽循证指南,其涵盖了急性、迁延性及慢性咳嗽,提出并回答了儿童咳嗽临床迫切关注的19个问题和28条推荐意见,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方法对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回答了儿童咳嗽病因诊断、评估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重要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呼吸专业门诊就诊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进行病因诊断,完成3个月治疗随访后,分析病因构成。结果(1)共纳入213例患儿,年龄1个月~14岁,其中1个月~1岁38例,1~3岁47例,3~6岁87例,6~14岁41例,中位年龄4.7岁。病因构成比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3.8%)、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20.7%)、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5%)、哮喘合并感染(10.8%)。其他病因为感染后咳嗽、百日咳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气道发育异常、囊性纤维化等。(2)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湿性咳嗽首位病因:1个月~3岁为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3~14岁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不同病因慢性湿性咳嗽发作存在季节差异: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感染后咳嗽全年发病较均衡;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及百日咳综合征以冬季发病常见;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哮喘合并感染在春秋季节发病例数较多。结论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感染。慢性湿性咳嗽患儿的年龄结构特征明显。不同病因慢性湿性咳嗽发作存在季节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呼吸专业门诊就诊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进行病因诊断,完成3个月治疗随访后,分析病因构成。结果(1)共纳入213例患儿,年龄1个月~14岁,其中1个月~1岁38例,1~3岁47例,3~6岁87例,6~14岁41例,中位年龄4.7岁。病因构成比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3.8%)、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20.7%)、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5%)、哮喘合并感染(10.8%)。其他病因为感染后咳嗽、百日咳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气道发育异常、囊性纤维化等。(2)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湿性咳嗽首位病因:1个月~3岁为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3~14岁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不同病因慢性湿性咳嗽发作存在季节差异: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感染后咳嗽全年发病较均衡;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及百日咳综合征以冬季发病常见;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及哮喘合并感染在春秋季节发病例数较多。结论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哮喘合并感染。慢性湿性咳嗽患儿的年龄结构特征明显。不同病因慢性湿性咳嗽发作存在季节差异。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中随机挑选68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4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喉痒症状积分为(0.65±0.06)、咯痰症状积分为(0.30±0.03)、咳嗽症状积分为(0.36±0.03),对照组患者喉痒症状积分为(1.10±0.10)、咯痰症状积分为(0.61±0.10)、咳嗽症状积分为(1.10±0.20),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后咳嗽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伴随的典型反流症状具有诊断提示性,问卷调查为有价值的筛查手段,反流监测能提供异常反流的客观诊断依据,抗反流治疗有效为确诊条件。抑酸药物仍为一线治疗。神经调节剂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益处尚需进一步明确。抗反流手术对部分有指征的患者可能为有前景的根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