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于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11-2022.11为截点,选取本院接诊的94例新冠肺炎患者,对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实验组,每组各47人,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参照组,生活舒适度评分(74.91±6.46),健康评价评分(72.23±6.24),社会评价评分(75.30±7.14),情感指数评分(78.22±6.35),实验组,生活舒适度评分(89.82±6.53),健康评价评分(88.43±6.43),社会评价评分(89.20±8.03),情感指数评分(86.35±6.74),观察两组临床数据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在对患者开展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强化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扬州某医院政务热线诉求量及投诉原因,为疫情期间政务热线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20年7月28日至8月28日(常态化防控期)与2021年7月28日至8月28日(疫情封控期)受理的"12345"政务热线工单,对投诉原因分类及被投诉科室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疫情发展累计病例数与投诉量的相关性。结果扬州某医院疫情封控期(659件)受理热线工单量较常态化防控期(76件)增加了7.7倍。疫情封控期投诉原因的一级分类中管理问题占比达96.7%(637件),二级分类中工作流程问题占90.9%(599件),分别较常态化防控期增加了28.3和27.7个百分点;疫情封控期投诉原因三级分类中占比最高者为行政管理,占87.9%(579件)。疫情潜伏期、暴发期、恢复期投诉焦点分别为发热门诊、肿瘤科和出院中心。疫情发展累计病例数与投诉量呈正相关。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务热线的处理应结合投诉原因分析,聚焦患者诉求,及时反馈,制定协同管理措施,实现精准施策。
简介: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气溶胶传播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所以早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治工作的关键点,而完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为早期检出、早期隔离争取时间,从而减少传染性发病风险,遏制疫病的扩散。我院对进入院区人员按如下流程处置: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成本估算,为我国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方法通过政策文件检索与文献复习、访谈调查与专家咨询等方法调查并确定估算模型及其取值,估算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的武汉市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结果经估算,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总成本为8 152 670 867元,其中医保支付医疗费用部分721 800 387元(8.85%),非医保支付医疗费用部分434 813 725元(5.34%),其他医疗服务相关措施投入6 996 056 755元(85.81%)。结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总成本投入巨大,结合成本估算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疫情医疗投入的基础信息、决策依据及相关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庆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链条、防控措施,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病例的活动轨迹进行核查,对风险点位进行调查管控,判定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并对人员和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对溯源重点人群采集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链。结果2022年7月4日至7月10日,延庆区聚集性疫情共涉及16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普通型1例、轻型15例),其中延庆区8例,顺义区5例,通州区、昌平区、丰台区各1例,毒株分型均为新冠病毒Omicron亚型变异毒株BA.5,潜伏期中位数为3 d。指示病例为1例从美国入境人员,6月15日至6月30日在上海隔离点隔离,7月1日隔离期满后返京,7月4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在工作单位传播给同工作、同餐人员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结论OmicronBA.5亚分支正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要加强入境人员管理,做好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早期发现疫情后,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简介: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落实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大为提高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出台之后,基层医院为确保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此,应该继续做好三点,一是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疫情防控主动性,二是强化基层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三是促进基层医院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模拟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文件检索与文献复习、访谈调查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估算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武汉市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基于决策树模型进行不同疫情防控假设下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线情况下,武汉市每治愈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平均成本为175 462.10元,假设1(武汉市提前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下该成本为164 552.43元,而假设2(武汉市延迟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成本为187 542.37元。相较于基线情况,假设1下医疗服务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8.30万元/治愈人数,具有更优的经济性。结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成本-效果模拟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的决策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病学史在发热门诊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的作用,有助于细化发热门诊的管理模式,提高发热门诊筛查效率,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0时至2020年2月11日24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具有流行病学史分为流行病学史组(试验组)和无流行病学史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区诊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NEWS评分、病原学检查结果、CT显示病毒性肺炎比例、候诊时间、COVID-19患者比例、入院构成比。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之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之间对比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 423例,其中试验组患者927例,对照组患者1296例。两组在性别、NEWS评分、临床症状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年龄(35.00 ± 12.80 vs 38.13 ± 15.57岁)、发热患者比例(28.80% vs 32.75%)、候诊时间(31.72 vs 58.08 mi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CT检查比例(37.54% vs 20.39%)、CT检查显示病毒性肺炎比例(9.77% vs 2.95%)、行COVID-19核酸检测比例(85.44% vs 56.75%)、入院率(16.72% vs 9.6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流感病毒及鼻病毒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有必要调整发热门诊的运行管理模式,根据流行病学史对患者进行分区管理,以提高调筛查效率,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