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硬膜外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拟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睁眼、拔管、应答时间、精神状况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MMSE评分逐渐降低,并于24h时开始恢复,但两组间除术后24h外,其余各时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和12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对老年骨科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肺泡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差异。结果观察组联合机械通气及肺泡灌洗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单独应用机械通气的对照组且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疗法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分析。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9年7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25)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n=25)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较好,无任何不良情况发生,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和耐药性。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316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以及耐药性。结果:产褥感染组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阴道炎发生率均高于无产褥感染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本次研究共培养 32株病原株,其中革兰阴性菌较多,占比 20.92%。革兰阳性菌中,耐药性最高的为青霉素,耐药性 81.82%( 9/11);革兰阴性菌中,耐药性最高的为头孢他啶,耐药性 42.86%( 9/21)。结论:导致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以及阴道炎,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青霉素与头孢他啶的耐药性最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饮食疗法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以2022.6-2023.6从我院随机选取56例厌食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饮食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厌食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体质量指数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体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疗法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体质量指标趋于正常范围,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从而推进治疗进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初产妇(观察组)与仅接受常规产前教育的初产妇(对照组)在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技能应用上的差异,为优化初产妇产前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0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产妇接受为期8周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内容涵盖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日常护理、疾病预防与识别等;对照组则接受常规产前教育。两组产妇均在分娩后第4周和第8周通过问卷调查、直接观察及技能考核等方式评估其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技能应用水平。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技能应用水平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体而言,观察组产妇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哺乳姿势、识别并处理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同时在新生儿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喂养时间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技能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5月11月到2017年11月间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和结合组(n=3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止血治疗,对结合组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种方式的止血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止血有效率100.0%较传统组83.3%明显升高,结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传统组降低(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达到良好止血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下的康复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8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护理手段,比较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40例,所对应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下的康复护理模式。结果:于护理前后评价两组肺功能指标,护理前组间差异较小,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FEV1、FEV1/FVC水平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下的康复护理模式,对于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流程应用于腰椎手术患者中的意义,评价对首次下床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纳入腰椎手术患者56例。抽签法分组。参照组29例:常规干预形式。试验组27例:规范化流程模式。评定2组护理结果,记录各组满意度、不同阶段的血压水平。结果:(1)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参照组,试验组满意度评分更高,且术后住院天数更短,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严谨对比研究,发现试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的各项血压指标相较于卧床期间各血压数值无较大波动,P>0.05。参照组首次下床血压相较于卧床血压有较大波动,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流程的应用,对降低腰椎手术病人首次下床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此种干预形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作用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共80例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通过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行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行泮托拉唑治疗,比较组间不同药物方案下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发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水平值差异显著,试验组的数据水平值相比参照组更高,P<0.05;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肾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上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水平值差异显著,试验组的上述数据水平值相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且具有用药安全性高的优点,可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临床诊断为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患儿的外胚层发育不良候选基因进行二代测序,以期发现致病位点以明确诊断。方法对家系中一例患儿的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候选基因进行二代测序,并利用Sanger测序法对筛选出的可疑致病突变进行验证,同时在家系中其他成员和100例无关联健康个体中检测此突变。结果在患儿和其弟弟(亦为患者)中发现EDA c.300_301delCC(p.Pro101His fs*11)缺失移码突变,其母亲为该突变的携带者,其父亲和妹妹无突变。同时100例无关联正常个体均无此突变。结论EDA基因c.300_301delCC(p.Pro101His fs*11)缺失移码突变可能是该家系中2例患儿罹患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病患者中分别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各50例,将阿立哌唑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帕利哌酮缓释片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中分别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