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欠佳,对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尤其是遗传起源方面研究尚不明确。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已被证明以各种方式与转录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基因表达,多项研究表明lncRNA在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lncRNA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证据,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中提供参考。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心房颤动 心肌纤维化 心肌重构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40~150nm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多种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来源于外泌体的非编码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指导胰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特殊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外泌体 胰腺癌 生物标记物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胆管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IHCG,检测其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语言的limma包分析TCGA中31例胆管癌组织和9例癌旁组织的数据,后用survival包及survival ROC包筛选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lnc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lnc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小干扰RNA敲低lncRNA GIHCG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检测其对胆管癌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到2 970个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上调1 852个,下调1 118个。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ncRNA GIHCG、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最大,为0.684]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cRNA GIHCG表达与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1。lncRNA GIHCG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lncRNA GIHCG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结论lncRNA GIHCG的表达水平在胆管癌组织中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生存、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胆管癌诊断或治疗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胆管肿瘤 癌症基因组图谱 长链非编码RNA GIHCG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巨噬细胞是MTB进入宿主后的第一道防线,亦是MTB生长和持续增殖的主要宿主细胞,其功能的改变对于宿主抵御MTB感染及控制后续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生至关重要。非编码RNA(ncRNA)参与了包括结核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ncRNA调控巨噬细胞介导的MTB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宿主导向的抗结核免疫治疗潜在靶点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凋亡相关长非编码RNA(lncRNA)对肺腺癌(LUAD)预后的预测能力,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别下载535例和125例LUAD患者转录组和临床信息,筛选出与161个凋亡基因高度相关的lncRNA。通过Cox回归和lasso分析获取预后相关lncRNA并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稳定性。通过肿瘤突变负荷(TMB)、药物敏感性、免疫细胞相关性和基因集变异分析探讨该模型可能的生物学途径及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研究构建一个由19个凋亡相关的lncRNA组成的LUAD预后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风险评分可将LUAD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高评分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训练集和测试集中1、3、5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0.7。该评分与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总分期[Ⅰ/Ⅱ/Ⅲ+Ⅳ分别为-0.069(-0.256,0.169)比0.063(-0.156,0.309)比0.099(-0.099,0.463),H=16.9,P<0.01]、T分期[T1/T2/T3+T4分别为-0.083(-0.389,0.130)比0.037(-0.165,0.282)比0.180(-0.066,0.392),H=20.8,P<0.01]和N分期[N0/N1/N2+N3分别为-0.055(-0.252,0.201)比0.043(-0.143,0.357)比0.119(-0.064,0.457),H=13.1,P<0.01]成正相关,可作为LUAD的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3.402,95%可信区间:2.338~4.952,P<0.01)。高评分组患者对Gefitinib的药物敏感性高于低评分组[2.168(2.101,2.239)比2.204(2.153,2.251),Z=11.60,P<0.01],同时对Dasatinib[0.989(0.353,2.056)比1.463(0.809,2.402),Z=11.60,P<0.01]以及Imatinib[4.925(4.873,4.971)比4.937(4.892,4.972),Z=10.60,P<0.05]的药物敏感性也高于低评分组。评分影响肿瘤免疫细胞含量。高风险组TMB高于低风险组[6.105(2.395,12.421)比4.342(1.579,10.237),Z=8.41,P<0.05],且主要富集glycolysis,myc targets v1和mtorc1 signaling等信号通路。结论建立基于凋亡相关lncRNA的LUAD预后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性能。

  • 标签: 肺腺癌 长非编码RNA 凋亡
  • 简介:摘要椎间盘退变是导致椎间盘源性腰痛和突出的主要原因。自噬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降解过程,细胞内容物被自噬体吞噬,然后交付溶酶体降解,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目前的研究认为自噬在椎间盘退变中起着双重作用,即如果损伤或细胞应激得到纠正,自噬的激活可导致细胞存活,而如果损伤或细胞应激过强,则可能导致自噬由保护性向破坏性的转变。同时,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自噬过程受到内源性因子非编码RNAs的调控,自噬、非编码RNAs和两者之间的串扰在椎间盘退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回顾了非编码RNAs通过调节自噬参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以及各种细胞应激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此分析自噬相关非编码RNAs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希望对开发新的椎间盘退变治疗策略有所启发。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自噬 非编码RNAs 微小RNAs 长链非编码RNAs 环状RNAs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因临床表现多样、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研究发现,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及环状RNA等非编码RNA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对非编码RNA在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起病急,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迄今,ARDS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可以在多个水平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ARDS的预后,并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肺部炎症反应、凋亡、自噬等过程而参与ARDS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损伤 炎症 长链非编码RNA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疾病编码人员应用于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的实际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病案室工作的疾病编码人员3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病案首页管理法,研究组开展质量控制法,对比两组的编码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编码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疾病编码人员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 实际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疾病编码人员应用于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的实际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病案室工作的疾病编码人员3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病案首页管理法,研究组开展质量控制法,对比两组的编码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编码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疾病编码人员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 实际价值
  • 简介:摘要环状RNA由于5'帽状结构的缺失一直被认为是非编码RNA,不具有编码蛋白或多肽的功能。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核糖体测序等技术的进展,研究发现环状RNA的序列中存在短开放阅读框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具有编码多肽或蛋白质的能力,并在胶质瘤、肝细胞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通过综述环状RNA编码功能,分析其编码产物-多肽或蛋白质在人类恶性肿瘤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环状RNA 蛋白质组学 肽类 肿瘤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累及5%~20%育龄妇女的生殖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转录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能通过表观修饰、转录、转录后三个水平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许多生物学过程。lncRNA是近年来PCOS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显示 PCOS患者的外周血、卵巢颗粒细胞、卵泡液、子宫内膜中的lncRNA水平与正常女性存在显著差异,且与PCOS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密切相关,提示lncRNA是PCOS发病机制的重要部分,可能成为PCOS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本文就lncRNA在PCOS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RNA 排卵障碍 高雄激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纤维化疾病损害多种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在皮肤、肝、肺、心脏、肾等多种器官纤维化中存在差异性表达,表明LncRNA H19可能参与了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该文总结了LncRNA H19与纤维化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各个器官中的作用,为纤维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H19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
  • 作者: 王深明 刘瑞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广州 510080 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80,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实验室,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由血脂异常、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免疫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转录后、翻译、表观遗传学等多个层面调节基因表达,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阐述了ln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临床诊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基因间非蛋白质编码核糖核酸174(LINC00174)调控骨质疏松分子机制。方法选择烟台山医院4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47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购自美国ScienCell公司。过表达LINC00174质粒(pcDNA-LINC00174)、过表达阴性对照(pcDNA-NC)、LINC00174小干扰RNA(si-LINC00174)、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hBMS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LINC0017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38±0.21比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8,P<0.05)。pcDNA-LINC00174组hBMSCs细胞LINC00174表达(3.01±0.25比1.00±0.08)、凋亡率[(23.25±1.42)%比(12.46±1.07)%]和活化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0.75±0.05比0.39±0.03)显著高于pcDNA-NC组,增殖活性(0.53±0.04比0.91±0.0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0.42±0.05比0.86±0.06)、碱性磷酸酶(ALP)(0.37±0.03比0.65±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0.41±0.04比0.83±0.06)和骨钙蛋白(OCN)(0.27±0.03比0.72±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pcD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1、20.877、9.564、12.431、17.498、21.652、18.932、21.774,P<0.05)。si-LINC00174组hBMSCs细胞LINC00174表达(0.38±0.04比1.01±0.09)、凋亡率[(8.46±0.78)%比(13.73±1.43)%]和cleaved Caspase-3(0.26±0.02比0.45±0.04)表达显著低于si-NC组,增殖活性(1.21±0.08比0.78±0.05)、Cyclin D1(0.78±0.06比0.54±0.04)、ALP(0.75±0.06比0.49±0.04)、RUNX2(0.89±0.06比0.53±0.05)和OCN(0.92±0.06比0.68±0.0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6.541、10.125、19.356、15.238、18.981、9.237、11.343,P<0.05)。pcDNA-LINC00174组hBMSCs细胞Nrf2(0.39±0.03比0.88±0.06)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0.24±0.02比0.59±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pcD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8、14.045,P<0.05)。si-LINC00174组hBMSCs细胞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0.94±0.05比0.72±0.04)和Keap1(0.86±0.05比0.47±0.0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2、16.541,P<0.05)。结论LINC00174可调控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rf2/Keap1信号通路调控hBMSCs增殖、成骨细胞分化、凋亡及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