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病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行宫腹腔镜联合修复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7例患者剖宫产术后经期延长、淋漓不净;3例月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1例继发不孕。术后2月随访3~8月9例症状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7.3±2.2)天,有效率81.8%(9/1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引导下子宫瘢痕憩室修复术具有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予以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抽取60例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阴式修复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宫腔镜治疗。计算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相比于参照组均较优,两组差异明显(p<0.05)。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相比较,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较高,比较卡方值=5.4545、p值=0.0195。将实验组临床疗效为96.67%(29/30)作参考,参照组临床疗效为66.67%(20/30)较低,比较卡方值=9.0167,p值=0.0026。结论:对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予以宫腔镜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安全性,控制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月经紊乱情况予以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71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及104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的非子宫憩室患者,比较子宫瘢痕厚度及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子宫瘢痕憩室组子宫瘢痕部位肌层厚度薄于非子宫瘢痕憩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疗效和十二指肠憩室旷置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7年3月之间的十二指肠憩室6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憩室旷置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3.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96.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十二指肠憩室患者腹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憩室旷置术在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结束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应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LPD的85例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27~84岁,中位年龄67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前1周内化验结果计算患者PN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NI预测总体生存时间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确定PNI最佳界值。根据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和低PNI组。PN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术前PNI与患者术后总体生存关系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PNI最佳界值为48.4,敏感度为0.61,特异度为0.80。PNI与肿瘤部位、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CA19-9和TB有关(χ2=6.834,10.530,5.818,10.530,5.265,8.056;P<0.05)。高PNI组生存明显优于低PNI组(χ2=8.27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TB和PNI是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LPD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3.863,0.265;95%CI:1.197~12.465,0.073~0.968;P<0.05)。结论PNI可作为胰头和壶腹周围癌LPD术后预后判断的简便有效的临床指标。
简介:孩子总喜欢爬到楼顶的天台上去,周围都是些低低矮矮的房子,天台便显得高起来,高高的天台上,天空更显得开阔,悠远。天台其实不高,只三层。于是孩子又可以把底下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孩子总是在天台上这走走,那坐
简介:目的:比较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治疗壶腹周围癌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患者行PPPD设为PPPD组,41例患者行SPD设为SPD组。观察2组患者术中情况,分析胰瘘(B级及以上)、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和患者预后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随访,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2~3年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0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M(Qn)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PPP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5min(180min,240min),SPD组患者为210min(180min,30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0,P〈0.05)。PPP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0mL(113mL,288mL)、0mL(0mL,0mL)和17d(12d,24d),SPD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0mL(150mL,325mL)、0mL(0mL,400mL)和16d(12d,30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85,-1.780,-0.533,P〉0.05)。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2.4%(36/85),以胰瘘、腹腔感染及胃排空障碍多见。PPPD组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为20.5%(9/44),高于SPD组的4.9%(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PPPD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腹腔感染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和2个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9/44)、2.3%(1/44)、15.9%(7/44)、4.5%(2/44)、25.0%(11/44),SPD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6%(6/41)、4.9%(2/41)、19.5%(8/41)、7.3%(3/41)、14.6%(6/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95,0.423,0.295,0.190,1.425�